后來事情鬧騰起來,她急于替衛持遮掩,忙得腳不沾地,什么也顧不上了。
還記得在養心殿,皇帝迫于壓力要責罰衛持,小小少年朝她投來的那一瞥。
他是在向她,向自己的母親求助吧。
可她當時氣昏了頭,恨不得皇帝再罰得重一些,好讓衛持長長記性。
她瞪了他一眼,別過頭,不再看他。
等衛持跪了一夜被送回府中,足足有半年時間沒說過一句話,每天不是睡覺就是發呆。
可把長公主嚇壞了,忙找了太醫過來看,都說身體沒問題。
忽然有一天,衛持一個人騎馬出去了,甩掉跟著的侍衛隨從,一個人跑去了咸巫山。
等他從咸巫山回來,幾乎完全恢復了,只是再不喊她母親,便是如今日這般恭恭敬敬地喚長公主了。
長公主難受極了,問安國公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錯了
安國公就安慰她,說衛持還小不懂事,等他長大了明白了你的苦心,一切都會好的。
然而六年過去了,她還是沒有等來那聲久違的母親。
剛剛衛持給她布菜了,是不是
這還是六年來的頭一回。
如果說上次衛持的改變是因為兩個小宮女的死,這次又是因為什么
長公主不由抬眼看向薛寶兒,時刻關注著小姑娘與衛持的互動,恍惚間,好像看見了年少時的自己和安國公。
真真兒是一對璧人。
只可惜薛寶兒的出身太低了
家宴結束后,長公主留了薛寶兒說話,衛持不放心想留下陪她,薛寶兒卻道“你忙正事去吧,我就是陪著母親閑聊而已。”
衛持確實有事要請教安國公,他看了長公主一眼,轉身去了外院書房。
衛持一走,長公主便拉了薛寶兒的手“好孩子,母親知道你是個好的。你這樣好,衛持糊涂了,你卻不能跟著他一起糊涂啊”
薛寶兒不解“母親這話從何說起”
“想必你已經知道了,圣上在閉關前曾有意給衛持和安寧賜婚,皇后更是親自上門提親,卻被忠順王妃婉拒了。”
長公主說的這些薛寶兒都知道,她點點頭。
“可你知道以衛持今時今日的地位,忠順王妃為何會婉拒”
這題薛寶兒會。
“是因為安寧郡主一早就看上了我家兄長,兩家早有口頭約定,只等我兄長考中武舉便要訂親。”薛寶兒笑道,“即便皇后上門提親,忠順王妃仍信守承諾,當真令人欽佩”
就因為皇后上門提親,兩家才不得不串供,搞出一個“早有”的口頭約定。
只為給皇后留點面子。
長公主“”還有這事
難怪忠順王在校場捉婿
這在京城已然傳為一段佳話,聽說武舉報名人數又翻了一翻,連江南那邊的人都驚動了,紛紛帶著銀子北上。
可這跟她要說的有關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