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真的死心了,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致,母親又跑來勸他“好孩子,等你考中進士當了大官,什么樣的好姑娘找不著那些大商賈家的嫡女只配給你做妾”
可他只喜歡薛寶兒,只想要她。
賜婚懿旨頒下來,薛寶兒就要嫁給衛持了,直到此時,王儴才如夢初醒。
他一直關注著衛持的手段,為娶薛寶兒機關算盡,可薛寶兒呢,她愿意嗎
肯定是不情愿的,不然衛持也不用費這么大力氣,又是搶人又是聯姻又是賜婚地逼迫她了。
被人搶了兩次,閨譽早就不存在了,能嫁給施暴者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聯姻也是只各取所需,賜婚更是牛不喝水強按頭,哪一樣不是強取豪奪的手段
薛寶兒才十歲啊,衛持簡直不是人
落榜之后,借著王熙鸞的關系,王儴一度跟衛駿走得很近。
衛駿告訴他,皇室愛幼女,而且只愛幼女。女子一旦成年就會棄如敝履,比如太后、皇后,正妻肯定是最早被拋棄的那一個。
他問衛駿“你呢”
衛駿搖頭說“也有例外。”
結果衛駿還不如衛持呢,衛持好歹敢作敢當,衛駿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流氓。
可流氓也有流氓的好處,互相利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反正他那個妹妹鬼迷了心似的相信衛駿,衛駿說賜婚是皇后逼他的,他心里只有她一個,她就信以為真,死活不肯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寧可自降身份給人做妾,也要跟著衛駿。
居然央求母親在衛駿大婚之夜,用一頂小轎偷偷將她送去仁親王府跟王妃打擂臺。
聽說仁親王妃是福建督司督指揮使家的千金,這位都指揮使可是當年招安的土匪,他妹妹未婚先孕,名不正言不順,有什么臉去跟人家爭。
妹妹胡鬧,母親也是個不省事的,經不住一哭二鬧三上吊,居然同意了。
若他妹妹的丑事就此傳揚出去,他爹的臉面何在,他和三弟還要不要說親了
可母親被妹妹慫恿著,非要去仁親王府爭這個庶長子的名分,還說王妃尚未及笄,好拿捏,等妹妹生下庶長子名分還可以再爭一爭。萬一王妃難產死了,他妹妹就可以憑著庶長子扶正。
繼室也是正妻,也是王妃。
有些話,母親沒明說他也知道,皇帝病重,沒有嗣子,雖然讓衛持監國,可衛持到底是外姓,想坐上龍椅恐怕還有一番周折。
如今衛駿有了福建督司都指揮使的岳家,等他妹妹生下庶長子,甚至憑借一些手段做了王妃,他爹也不得不認,到時候又是一個助力。
況且衛駿背后還站著皇后,完全有能力去跟衛持爭。
爭就爭吧,跟他有什么關系,他只想勇敢一回,無所顧忌一回。
他想學別人搶親。
于是他說服薛母換他背薛寶兒上花轎,這樣他才有機會見薛寶兒一面,當面問問她是否被逼迫了,要不要跟他走。
只要薛寶兒點頭,他就敢帶著她私奔,去任何地方。
等他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終于鼓起勇氣走進垂花門,衛持卻半點機會也不肯給他。
親眼看著衛持背著自己心愛的小姑娘離開,王儴再也壓不住口中腥甜,無聲嘔出一口血來,卻更加篤定了心中所想。
薛寶兒肯定是不愿的,衛持怕節外生枝,才急巴巴闖到后宅來搶人。
搶人也就罷了,居然還給薛寶兒用了迷藥,不然哪個女子出嫁會這樣大咧咧地睡著,被人背走了都不知道。
王儴恨自己從前只知道讀書,沒有半點武藝傍身,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之人被別人搶走。
他捏緊拳頭,既然不能當面問,那就換個人替他問好了,反正衛持那個外室早晚要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