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年紀太小,一碗落胎藥灌下去,命都少了半條,有些挺不過去的,還活著就被扔去了亂葬崗。
后來王妃難產,生下女兒血崩,太醫和穩婆都找不到衛駿,還是王熙鸞去了丫鬟們居住的裙房才把衛駿找到。
那種要命的時候,他居然還在鬼混。
苦命的女人總是同病相憐。
自那以后,王妃對她極好,她也不再記恨王妃。
倒不是她心善,若沒有王妃私下照顧,別說那兩個孩子了,就是她小命都難保。
什么謙謙君子,不過是一只披著人皮的畜生。
王妃血崩還沒好利落,就被他爬了床,再次受孕。
太醫見了直搖頭,委婉勸王妃不要心急,等身體養好了再想生兒子的事。王妃羞于對外人說起房中之事,只能隱忍,不出一個月便流產了。
王妃月子里只是哭,傷了眼睛,王妃身邊的嬤嬤看不下去,吩咐帶來的人把王妃的屋子看緊了,不許王爺再踏進一步。
王妃消停幾日,王熙鸞便遭了幾日的罪,不得不請王妃買幾個小丫鬟進來伺候。
又過了一段時間,王妃的眼睛還不見好,福建那邊派了人來接。
那兩個孩子是王熙鸞跪著求王妃帶走的,臨走前由王妃做主,把兩個孩子寄到了王妃名下,至少名義上是嫡出。
送走那兩個孩子,王熙鸞便給陳氏寫信,求陳氏接她回家,鉸了頭發出家也好,送到莊子生活也好,她一天都不想在仁親王府呆了。
書信順利送了出去,卻沒等來王家的馬車,陳氏只每月派人來給她送些銀錢。
她知道,當初是她不檢點傷了父親的心,讓父親失了顏面,如今她又想回家,父親肯定不會同意。
而母親向來做不得父親的主。
王熙鸞絕望了,她一個小妾根本出不了王府,就算跑出去,又能去哪兒呢
更何況王妃一走,衛駿對她的看管更嚴了。
她想見父親,見兄長,求他們救她出火坑,只有皇宮夜宴一個機會。
于是她假意順從衛駿,不可避免地又懷了身孕,再加上王妃回去省親后,衛駿與福建那邊徹底斷了聯系,衛駿還妄想通過她搭上京營,還有用得著她的地方,所以她說想去宮宴,衛駿便帶了她來。
她知道衛駿正在四處托關系,想見衛持一面,求衛持把他的封地從滇南挪到遼東去,遼東物產豐富,比滿是毒瘴的滇南好了不是一點半點。
只是她沒想到,衛駿有求于人,居然還敢盯著人家老婆看,還把自己給看
衛駿平時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王熙鸞還是第一次見衛駿在外人面前露出狐貍尾巴。
她又看向薛寶兒,總感覺薛寶兒的表情好像也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