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當然是他。
長公主憤怒地質問他時,衛持整個人都是懵的,下意識否認,根本沒人相信。
長公主有意替他遮掩,可還是沒能逃過御史的眼睛,參他的折子雪片似的飛進御書房,擺滿了皇帝的書案。
皇帝佯作不知。
朝堂上,御史們犯顏直諫,皇帝不得不召他進宮嚴厲申斥,罰他在養心殿跪了一整夜,連撤了三個御史才算堵上悠悠眾口沒有治罪。
從此,京城有了第一紈绔。
而他還沉浸在失去朋友的悲傷之中,夜夜笙歌,紙醉金迷,更加坐實了第一紈绔的“美名”。
經歷的多了,他再不愿回頭去想也逐漸總結出一點心得。
只要他在外面花天酒地,肆意妄為,那些奇奇怪怪的事便不會發生,他身邊的人也會很安全。
但凡他有一點學好的跡象,噩夢就會卷土重來,花樣百出,防不勝防。
比如他回宮學讀書,人還沒進宮門便當頭對上一個悍不畏死的守門禁軍,書還沒讀半日,接引內侍因他而死,之后是薛寶兒,最后是安寧。
他曾想去看看那個被他打傷的守門禁軍,卻被告知,傷勢過重,人已經死了。
小瓷娃娃夠機靈,僥幸逃過尚儀局的重罰,只被打了手板,轉過天便有人向皇后告發她教唆安寧勾引親王。
若此事坐實,小瓷娃娃難逃一死,安寧也絕對好不到哪里去。
他去問過陳善,陳善怕他亂來,死活都不肯告訴他揭發者是誰,只說是個誤會。
與他有關的人,接連死去,怎么可能是誤會
難道這些年發生的事,死過的人,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誤會
怪只怪對方太心急,把幾件事連在一起做了,饒是衛持心再大再遲鈍再懶也不難猜出有人要害他。
他就想知道,是誰見不得他好,見不得他有朋友,見不得他得到一點點快樂
到底誰這么恨他
殘酷的現實告訴他,逃避沒有用,必須主動出擊揪出那個人才能永絕后患
有時候他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好,讓人念念不忘十多年,欲除之而后快
若說樹大招風,德寧長公主與駙馬育有七個兒子,個個才貌出眾,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幺兒,為何偏偏選中他
細細想來,他與他們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他隨長公主姓衛。
他生得像皇帝,皇帝極為疼愛他,還有傳聞說他是皇帝的私生子,極有可能在成年后認祖歸宗冊封太子。
好像只有這一條值得別人覬覦了。
起初,他以為要害他的人是衛駿。
衛駿胸懷韜略,且素有賢名,又是皇后親自教養大的,若皇帝沒有兒子,他將是儲君最合適的人選。
可衛駿這人很自私,極為愛惜的自己的羽毛,他可能派人來殺他,可能使計讓皇帝殺他,卻絕不可能以自身為餌,利用安寧對他的愛慕,做出那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來。
況且衛駿是真的窮,窮到只剩賢名那種,就算有心害他,也絕拿不出豢養那么多死士的錢。
時間也對不上,十幾年前,衛駿也才幾歲而已。
當然除了仁親王,還有禮親王,可禮親王衛騁就是個傻白甜,誰說什么都信。他試過了,衛騁半點城府也無,更何況他比衛駿還窮,比衛駿還小了幾個月。
到底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