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包好啊,叉燒包妙啊,我最愛吃叉燒包啦。”
“小初,咱們認識那么多年,你可一定要給嬸子留一份,不然我遲早被家里的叉燒氣死。”
“媽我哪里你說得也對,黎姐也給我那一份,吃什么補什么,我可要好好補補我叉燒的心,嘿嘿。”
溫導在一旁看著有意思,讓攝像推著拍過去,搶食是食客們最樸素的心理,足以證明這里的早點味道很好,可以加到成片里。
本來一個個忘記鏡頭的人又僵硬起來,當然就算這樣,也不耽誤他們點餐的心。
李偉光排在第一,自然是頭個吃上叉燒包的人,攝像就貼近拍他,李偉光咬包子的動作一頓,他嘴張那么大會不會難看,顯得很猙獰
溫導經驗豐富,開口安撫道“沒事,就是拍你們最自然的一面,大家都是普通人,只要表現輕松不僵硬,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李偉光被安慰到了,覺得是這么個理,接著就聽到對方慢吞吞說,“再說拍了也不一定會用上對吧,放寬心。”
李偉光“”
聽我說謝謝你,拴q。
能上電視,當然是想要上電視的,出去吹牛打屁多有底氣啊,李偉光盡量表現出自然,但還是僵得不行,和個僵尸似得,估計是上不了電視,他內心沮喪,不過想到有新包子吃,內心又振奮起來。
叉燒包的面皮和其他包子都不同,比較粗糙,能看到蜂窩狀的小氣孔,像是被撕開的蛋糕胚,瞧著就很柔軟,不是光滑的那種,而且最上面的口子爆開,隱約可以看到里面艷紅的叉燒餡。
李偉光嘴巴無意識地抿動,他感到饑餓。
這時候外界的一切他都忘了,眼里只有那四個白白胖胖的叉燒包,他顧不上燙就往嘴巴里面塞,咬下一半來,剩下那半的包子源源不斷冒著熱氣,空氣里面漂浮起混著甜味的肉香。
扛著攝相機的攝像大哥咽了口唾沫,身體也不自覺地前傾。
做叉燒用的是老面,吃起來很松軟,李偉光捏捏手里剩下的半個,感覺像是在捏海面,特別柔韌,捏下去就能擠到很小,但放開它自己就彈起來,最神奇的是它還不粘牙。
黎初的其他包子用的也是老面,發酵的時間長,吃起來有嚼勁,回味悠長,能清晰吃出面粉里面的麥香,到最后又有點面粉本身的回甘,他就喜歡這點,喜歡吃出食物原本的味道,調料可以有,但不能蓋住食物自身。
李偉光不喜歡現代發酵快速的新面,總覺得缺了一絲靈魂,口感軟綿綿,一抿就跟水那樣化掉,這還能算是包子嗎,不像是黎初做的這個叉燒包,即使松軟,嚼起來還是有嚼勁。
而里面的叉燒很滑,是麗水鎮人最喜歡的甜口,但如果以為只要是甜的,麗水鎮人都喜歡吃那就大錯特錯,因為他們吃的多,所以對甜這個味道很有講究,首先那種死甜充滿工業糖精的甜味肯定不行。
其次即使用了好糖,但分量上控制不當,無論是太甜還是太淡,挑剔的麗水鎮人都不會買賬,除非是甜得巧到好處,在舌尖上化開,又不會讓人覺得膩得慌,這才是他們喜歡的滋味。
就像是黎初做的這樣。
烤過的叉燒很香,這是五花肉,一層白花一層瘦肉,瘦肉部分很甘甜,吃起來有韌勁,但李偉光更喜歡吃白花的部分,烤制的過程中白花中的油冒出,和醬汁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香味,稍稍一抿就融在口中,精華滋味一下裹住味蕾,享受得讓人想要嘆氣。
旁邊的孫大爺瞅著對著李偉光的攝像頭,胡子一翹給自己加戲“小李啊,這叉燒膩不膩”
其實答案他心中早有了,肯定知道不膩,還很好吃。
李偉光不出所料道“不膩,一點都不油也不知道老黎是怎么做的,又是甜醬又是白花肉,很清甜,吃上去口感還很爽嫩不柴,我能吃一百個”
白花就是豬肥肉,他們這喜歡叫做白花,聽著好聽。
孫大爺滿意看到鏡頭落在自己身上,特意擺出帥氣的姿勢。
在他們身后還有得到消息源源不斷趕來的人,一邊排隊一邊圍觀劇組拍攝,對什么都好奇滿滿。
趙菲帶著女兒李諾諾趕到時,人已經為得里外三層,別說是漂亮的包子,就是連舌尖上的人都看不見,只能看到黑壓壓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