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還可以,歌舞表演也過得去,徐齊霖的心情漸漸也沒那么郁悶了。同樂,同樂吧!
娛樂節目暫告一段落,毫不例外地要搞詩了。在唐朝,沒有詩就活不下去,不管是啥規模的聚會酒宴,喝嗨了必須整詩。
你說這詩就那么好,整個大唐都在整。到了宋朝,快把詩都做絕了,只好搞詞了。
李二陛下先來,朗聲吟誦道:“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送寒余雪盡,迎歲早梅新。”
徐齊霖聽得不是很清楚,最后一句卻記住了,迎歲和梅花,算是符合過年的意味。
接下來便是群臣的應和了,也被稱為應制詩。這種應制詩多為歌功頌德,奉承皇帝,通常詞藻很華麗,內容很空洞,少有名篇流傳后世。
好在這首詩還沒那么姘五姘六,還算比較普通,就是除舊迎新的意思。
徐齊霖掩嘴打了個呵欠,聽著群臣們紛紛發騷,左一首右一首、感情豐富地吟誦作詩,感覺也沒啥好句,提不起精神。
自己作詩還好,能作則作,沒有就憋著。怕就怕皇帝點名那種,你作不出來多丟人。要不能陪在皇帝身邊的都得有點文采呢,皇帝興致來了,你就是順口溜也得整上兩名不是。
這時,一個宮人湊近徐齊霖,低聲通報道:“徐丞,晉陽公主殿下召見,請移步殿外。”
小兕子找我干嘛?徐齊霖不明所以,也正想出去透口氣。便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退了出去。
殿外的小花園里,晉陽公主在侍女的陪伴下,正在欣賞著梅花。眼見徐齊霖溜出,立刻笑著招手,還讓侍女們離開些距離。
“公主殿下,找某啥事呀?”徐齊霖快步走近,沒有外人在場,也不講究禮節,草草拱手,笑著問道。
小兕子嘿嘿一笑,說道:“小舅,我想要你幫個忙兒。知道你今天來赴宴,便急著來找了。”
一聲小舅叫得徐齊霖甚是舒坦,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滿口應承道:“這么客氣哩,說吧,啥事,能幫上肯定不推辭。”
“那個——”兕子用一根手指撓了下小臉蛋兒,說道:“鏡子還有嗎?不要大的,小的就行。”
徐齊霖眨巴了下眼睛,笑著說道:“幫別人要的?行,我也不問是誰,改天讓小昭送進來。”
兕子見小舅答應得痛快,反倒有點不好意思了,說道:“是常樂姑姑,她要出嫁了,想要一面鏡子。”
長樂不是你姐嘛,怎么叫姑姑?徐齊霖有些發蒙,疑惑地看著兕子。
“是經常的常,不是長久的長。”兕子趕忙解釋道:“她人很好的,我便把自己的送給她了。”
原來是常樂,不是長樂。叫姑姑的話,那就是李淵的女兒,李二陛下的妹子嘍!嗯,肯把自己的鏡子送人,還真是個善良好心的小公舉。
徐齊霖點了點頭,說道:“其實也不用那么兜兜轉轉,讓常樂公主殿下向陛下求取一面鏡子作嫁妝,陛下還能不答應?”
兕子說道:“常樂姑姑素性剛強,父皇若不給,她卻是不會開口求取的。”
徐齊霖眨巴眨巴眼睛,覺得這跟剛強好象沒多大關系。難道常樂公主對出嫁并不滿意,由此而對李二陛下這個哥哥不滿?
李淵的子女很多,這么多弟弟妹妹,對李二陛下可能也是一個負擔。嫁的當然也不是泛泛之輩,但終究是沒有自家女兒那么上心。
可這個常樂公主,還真象兕子所說,歷史上有所記載,也的確有那么點剛性。
歷史上,常樂公主所生的女兒趙氏是李顯的結發妻、英王正妃。因為這層關系,李治對既是姑姑,又是親家母的常樂公主比較禮遇。
可這就讓武妹妹不高興了,以趙氏對自己不恭謹為由,下令將她關進內侍省的女牢,所給飲食都是生的,趙氏被活活餓死。
因愛女慘遭殺害,常樂公主對武則天恨之入骨。便在越王李貞起兵反武時,與丈夫趙瑰響應,最后兵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