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顧客齊聲嚷嚷五毛太貴,四毛五分我們大家都稱一點。
“老伯伯老阿姨,你們就可憐可憐我們吧,現在是數九寒天,就算是給我們一點保暖費行了吧?”
1980年代,老百姓的心還是挺正的,他們聽了向濤一番叫苦,還真的生出了同情,再也沒人說要便宜了。
這個三斤,那個五斤,小攤位很快就熱鬧起來了,捎帶著甘蔗紅棗也被銷售了不少。
個把小時后,從路西邊過來了一大群身穿圍裙,衣袖上還套著袖套的老奶奶。這幫人走到攤位前,都操這一口寧波腔說是要買橘子甘蔗,不過先要每人嘗一瓣。
來者都是客嗎,這個沒問題,向濤依然是每人一瓣。
還有老太太問紅棗味道如何,柿餅甜不甜,香菇怎么賣的?
向濤都一一作了回答。
老太太們說他們來的人多,可以當做是批發來的,非要便宜些。
向濤也操起寧波話說:“阿婆,價鈿已經比國營店便宜了,你們再要便宜,就是弗講道理了。”
看占不到便宜了,老太太們也勉強接受了向濤的價格。
有人單買桔子,也有人桔子買了,還再買了些紅棗柿餅回去。
人都會有從眾心理,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看到向濤這邊人氣十足,還有好多精刮的老太太們吵吵嚷嚷的在搶購,又吸引了好多路過的人過來購買。
賣完了東西,老太太們還說了,一捆十根甘蔗分量太多了,能不能半捆銷售?
“你們這么多老鄰居,老朋友,兩個人合起來買一捆不是很好嘛。都是好姐妹,多點少點都無所謂的。”
這個主意很得老太太們的歡心,還真有不少老太太合伙購買后,直接留在馬路上開始分。
等著群老太太的購買欲都滿足了,向濤還不忘讓他們幫著在鄰里間宣傳宣傳,說要過年了,這樣是在做好事,還能積善行德。
一干老太太們都點頭答應,說一定為向濤做做宣傳。
下午三點左右,向濤看帶來的貨物已經銷售了三分之一,就讓苗壯開車回去,先到打浦橋顧能那邊看看。
那邊銷售勢頭也好,那就再裝一車貨過來,要是岸邊生意不行,那就裝半車過來。
張玄智還問了,是不是預估到下班的晚高峰時段,會有一波生意高峰?
“據對會有!”
下午三點半一過,馬路上的自行車;行人比剛才多了好幾倍,停下來問價的也多了好多,小攤位的生意開始火爆起來。
這回人多,各種商品都有人搶著買,連魔都人最愛的討價還價都省了。向濤稱稱,張玄智收錢,兩人忙的不亦樂乎,忙的連冷都忘了。
張玄智一邊收錢,一邊還在心里擔心,苗壯的卡車怎么還不來啊,這要是賣的商品斷檔了多那堪啊。
好在沒過多久,苗壯的大卡車又來了。
這家伙一邊卸車,嘴里還和向濤說,顧能那邊的生意比這快還要好,他過去的時候,差點就全部賣完了。
也不知怎么搞的,那邊的甘蔗生意火爆的一塌糊涂,幾乎每個過來的顧客,都要買上一捆甘蔗回去。
天又開始下雪了,沸沸揚揚雪花隨風飄落,向濤現在每說一句話,面前都會泛起一陣煙霧。
他很忙,忙的都沒時間感覺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