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歷代王朝,總少不了勛爵貴胄之家,這京師賈家便是其中之一。這賈家原籍金陵,如今京中八房、原籍十二房,京師賈家在京師老牌勛貴四王八公之中獨占兩席,八公中的寧國公和榮國公指的便是賈家賈源賈演這對兄弟。這兄弟二人原是頂頂聰明之人,一不是王爵,不像北靜王這等異姓王一般打眼,二則四王八公之中,獨他們二人是親兄弟,端是實惠。賈源賈演兄弟二人故去之后,賈代化襲了寧國府的爵位,其堂弟賈代善襲了榮國府的爵位,朝廷對他們家的榮寵越發上了一層,堂兄弟二人先后出任京營節度使,替朝廷拱衛京師,簡在帝心不為過。
只是這天下盛極必衰,賈家亦是如此。到如今,賈代化之子賈敬考中進士之后,遲遲未能補缺,大受打擊之下更是連家都不回了,終日跟城外的道士們混在一處,倒把世襲的爵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賈珍,而賈珍是京師里公認的敗家紈绔子弟,終日在家鬼混,就差把自家給翻過來了。
至于賈代善之兩子賈赦和賈政,更是一言難盡。明明長子繼承著一等神威將軍的世襲爵位,可是住在正堂榮禧堂里的人偏偏是弟弟賈政,當家的也是弟弟賈政的媳婦。
這長幼失序、尊卑倒懸,惹出了多少事情,讓人側目,偏偏這賈家還不覺得,因此近年來,賈家女眷的應酬在京師的權貴圈子里并不多,更別說訪客。如今在賈家,多一張生面孔都是新聞,能讓賈家上上下下議論好幾天,更別說如今要來三位
這不,這日一大早,賈赦之妻邢夫人、賈政之妻王夫人,并賈家如今的當家奶奶王熙鳳早早地在賈母跟前候著了。
因為掛著心,賈母根本就沒心歇午覺,她再次問道“派去碼頭的人是誰怎么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王夫人賠笑道“回老太太的話,去碼頭上接林哥兒并大姑娘二姑娘的,是鮑二家的。”
邢氏一聽,沒忍住,斜了王夫人一眼。
邢氏知道,這榮國府里的仆婦是有等級的,像賈母用出來的賴嬤嬤,還有王夫人得用的周瑞家的,還有大管家林之孝夫婦,這都是第一等。這些人在賈家是奴才,回到自己家里,哪一家沒有自己的小丫頭賴嬤嬤在家更是一個老封君,儼然又是一個賈母。
各處的管事,像吳新登家的便是第二等的仆婦,這鮑二家的之前不曾聽說過她有什么差使,應該是第三等的仆婦。
一想到賈母愛女才剛走,賈母讓賈政的清客代筆往揚州不知道寫了多少封信,這才磨到林如海點了頭,把三個孩子送來,結果王夫人竟然不肯多費心,只叫了幾個三等仆婦就打發了,叫邢夫人如何不嘀咕。
就連賈母也道“什么鮑二家的、張二家的,哪個行當上的我怎么從來沒聽過”
王熙鳳最是伶俐不過的一個人,更何況王夫人又是她的親姑姑。聽賈母如此,連忙上前,道“老太太,我新進門未久,親戚們十停里只知道九停,對四姑太太家的事兒也不甚明白。只是聽說林家大妹妹雖是庶出的,卻極厲害的一個人。若不是碼頭上鬧了那么一場,也不至于耽擱了這兩個月。”
賈母道“是了,你年紀輕,的確不知道。你姑媽這門親事是老太爺千挑萬選才定下來的,林如海也一如老太爺期望,出類拔萃,是他們這一輩中一等一的人才。林家也是四代列侯的勛貴之家,林如海又比東府的敬哥兒多了幾分運道,雖然一直在南面,卻早早地補了缺,又一路平步青云一路做到從二品的蘭臺寺大夫,如今又被老圣人委以重任,去了揚州鹽政。只一條,他們林家子嗣單薄,已經數代單傳,林如海更是連個堂兄從弟皆無。敏兒嫁過去一直到三十歲都不曾開懷,林如海倒是豁達,敏兒終究放不下。后來有一老人說,有的人家便是如此,或許納房妾侍,等妾侍開懷了,姐姐弟弟就手拉著手爾來了。敏兒如獲至寶,張羅著給聘了一個窮秀才的女兒做了二房,又抬了幾房姬妾。果然,兩年后,林家大姐兒就出生了。你姑媽親自抱著那孩子去見那位老人,求著這老人給這孩子取了個乳名,喚作招娣。說也奇怪,這孩子兩歲的時候,你姑媽就開懷了,次年生了一個女兒,乳名喚作黛玉,隔年又得了一個兒子,單名一個弘字。”
說著又對王夫人道“我記得招娣這孩子今年十歲了吧”
王夫人連忙道“回老太太,是的,林大姑娘今年正好十歲,跟二丫頭寶丫頭同年,就是月份小些。前年妹夫開祠堂為她上族譜,還特意寫信給老太太呢。”
“她大名兒叫什么我一時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