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有些奇怪,好端端的,林姑太太怎么會讓大姐姐學這個林大姐姐在家不學針線嗎”
林徽道“跟我們這樣的人家,養兩個擅長針線的丫頭那還不容易。只是刺繡雖好,卻太費眼睛,不如這個來得有趣。揚州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愛拿這個來斗花。”
“斗花”
“是啊。不止是絨花,還有纏花、通草花,特別是通草花,有的人能做得以假亂真。斗花的時候,或者簪在頭上,或者插在瓶子里,或者做成盆景、插花,叫人去猜真花還是宮花。玩法多種多樣。”
斗的是心靈手巧,比的是審美和情趣,其中的熱鬧無需贅述,也聽得賈寶玉心馳神往,恨不得生作女兒身。
“哎呀,我若是個女孩兒就好了。”賈寶玉道。
惹得探春忍不住打趣他“我們簪花,二哥哥也想簪花不成”
薛寶釵也道“寶兄弟,這話可說不得仔細太太知道了生氣。”
賈寶玉臉色一變,又聽得林徽笑道“男子簪花,無非是兩種情況。寶兄弟這話,未必不是好兆頭。”
眾姐妹連忙追問。
林徽道“男子簪花,當然是三鼎甲游街,或者是宮宴。”
史湘云拍手笑道“果然是好兆頭。”
賈寶玉很不高興,道“怎么林姐姐也說起這些仕途經濟來”
林徽奇道“仕途經濟難道在寶兄弟的心中,男子讀書,只是為了仕途經濟不成”
“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無論男女,讀書識字,皆是為了修身、齊家、兼濟天下。仕途經濟只是重要途徑,而非最終目的。玉帶蟒袍,亦只是附帶,而非目標。”
這是林徽投生作林家的女兒之后,在林如海的身上學到的。
林如海也是四代列侯之后,就跟原著里賈母賈赦說的那樣,跟他們這種勛貴之家,孩子們想做官那還不容易賈璉是五品同知,賈蓉也捐了個龍禁尉,就連賈家的家生子之后賴尚榮也做到知府。
這就是賈家林家這樣的人家跟一般人家的區別。他們這種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家奴的孩子,打落地就是人家奮斗一生的終點。
但是只要熟悉官場和古代官場潛規則的人都知道,這種捐官出來的官兒,是有無形的天花板的,正四品的知府已經是頂頂天兒,要不然,古代官場,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在知府的位置上一熬就是一輩子。
如果有遠大的抱負,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從科舉考試上千軍萬馬地殺過去,也只有這樣,才能越過正四品到從三品的那個門檻,實現自己的理想。
林如海就是這種人。
林如海依舊堅定不移地走在他實現少年理想的道路上,中了探花之后,他經受住了官場的考驗象牙塔里出來的孩子,剛入職場的時候,統統會遭遇毒打,熬過去了,就是合格的官員,比如林如海;熬不過去,就是躲在道觀里的賈敬然后在官場上一步一個腳印做到蘭臺寺大夫,坐到了這個南六部御史臺一把手的位置上。
到如今,林如海出任揚州巡鹽御史,在揚州這個天下鹽都替皇帝管著鹽袋子兼錢袋子。
別人在這個位置上很少能做滿一年,而林如海眼看著今年是第三年,也就是連任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