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林弘不明白。
“怎會如此”林黛玉非常憂慮。
林徽道“不過是沒見識的人說的沒常識的話罷了。何必放在心上。”
林黛玉道“姐姐素日教我們,防微杜漸,怎么這會兒倒不著急了”
事關整個林家,她當然著急。
林徽道“前朝的張居正,皇帝用銅勾,他用金的。你可見這史書上別的不說,單罵他是貪官、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嗎”
“這”
只要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張居正的功績,也知道,他身后污名其實是官場傾軋。
林徽道“妹妹可還記得海瑞”
“當然,他是前朝的大清官。”
“那位,請問他在官場上有何建樹為何前宋有包公案,本朝話本有施公案,你可聽說過海公案”
林徽問一句,林黛玉和林弘都會搖一搖頭。
包公案和本朝的施公案,他們都聽過,說書的女先兒、姑蘇的評彈,他們都聽過。唯獨海公案,光這個名兒就覺得陌生。
林徽又問“你們可知海瑞的清名何來”
“不貪污,強項令別人不敢罵,獨他敢罵朝廷。為民做主”
呵
“既然他知道為民做主,應當很守百姓愛戴,民間應該傳唱海公案才對。為何你我從來不曾聽到,就連到家里都女先兒也從來不說當年,海瑞可是在吳地做官呢。”
吳地,就是姑蘇一帶。
這
林弘道“還請姐姐教誨。”
“海剛峰此人,一生為盛名所累。其妻子家人是如此,官場亦是如此。當年海剛峰名聲在外,百姓都希望他做父母官。如果只是太平盛世、蕭規曹隨,那倒也罷了。可是變法本來就是探索,需要機變、需要從權,而不是照本宣科。”
“難道跟當年的青苗法一樣,出了疏漏”
“海剛峰一生輕財貨,頗有些書生意氣,以為遠離銅臭,就能遠離逐利之心,卻忘記了,每一個銅板,哪怕上面的字跡被磨得幾乎看不見了,依舊關系著百姓民生,是尋常百姓家每日睜眼頭一件需要考慮的事。要知道,窮人之所以是窮人,就是家無積蓄,所以,無論是家中紅白喜事,還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都少不了借貸。海剛峰一味要求,沒有白紙黑字的契約,借貸就不成立,最終的結果只會是一個百姓無錢辦紅白事,以及影響到了糧食生產。”
古代可不是林徽的上輩子,國家號召紅白事從簡。
古人重身后事,就是再窮,兒女也要為父母大辦后世,不然就是不孝。
這也是那么多話本小說里,賣身葬父的由來。
社會風氣如此。
還有紅事也是如此。就是家里再窮,兒女的婚姻大事絕對不能怠慢,不然,左右會以為是納妾,而不是娶妻,兒媳婦會因此抬不起頭做人,最終會導致家庭矛盾甚至是家庭破裂。
海瑞禁止百姓借貸,本意是好的,可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里,只會讓百姓家不得安寧。
還有農業生產一樣,本質就青苗錢一樣。
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有人愿意買青苗、百姓愿意賣青苗
因為百姓窮,沒有積蓄,種子種下、青黃不接的那段日子里,百姓也要想辦法生活,不是每一個人吃得消外出打工、做零活的日子,那是年輕的壯勞力才能做到事。很多人,其實只能靠著青苗錢預支這一年的收成。
青苗錢,其實就是一種早期的期貨行為,本質上也是買賣,是契約。
可是海瑞要求契約一定要有白紙黑字的要求,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百姓都放在了任人宰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