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傅長卿考中秀才去府城讀書后開銷更大,她賺來的錢每次都還沒有捂熱就被婆婆收走,不管她賺多少錢永遠不夠,她又哪里有錢去縣城最好的酒樓吃一頓呢
現在想想她真的是傻,傻到家了。
在她拼死拼活賺錢的時候,傅長卿拿著她的銀子在府城里瀟灑,傅長卿娘和妹妹每每跟她叫窮,私底下卻不知道開了多少小灶,到最后更是卸磨殺驢,落井下石,害她因為一個風寒喪命。
想到傅家那個老娘們兒,姜寧就覺得自己的拳頭硬了。
這輩子她最好別撞到她上來,不然她可不會手下留情。
第二天早上姜河再次天沒亮就出門,花了半天的時間把縣里的房子徹底打掃干凈后,姜河又去添置了一些鍋碗瓢盆和日常用品。
考慮到家人偶爾來縣里小住不能大包小包的,姜河又添置了幾床棉被和換洗的衣服,自覺把該添的東西都添好后,姜河回到家和妻女邀功,要她們明天就去縣里小住。
寧氏聞言立刻興致勃勃的收拾起東西來。
姜河讓她別收拾“鍋碗瓢盆,日常用品,蓋的棉被,換洗的衣服這些東西我都添置了,你明天到縣里去看看,若是還缺了什么東西,咱們直接買就是,家里的東西就別帶過去了,這么遠,你帶過去了,回來的時候是不是還得帶回來麻煩。”
姜寧也附和著點頭“既然縣里安了家,那就該把東西備齊全,這樣咱們隨時過去住都可以,可不能去一次搬一次東西。”
寧氏想想有理,但要把咸肉咸菜拿一些走“咱們過去住幾天,總不能什么都買來吃吧再說等我回頭生產,也是要帶這些東西的,反正咸貨不容易壞,咱們可以先拿去一部分。”
姜寧想說做月子要味道清淡,不能吃咸貨,想想又覺得這些不該是自己一個十歲的孩子知道的,于是又將想說的話給壓了回去。
好在姜河曾侍候過寧氏月子,知道這些講究的,當下就把姜寧想說的話給說了。
咸貨就留在家里吃,他們去縣里小住,就買新鮮的來吃,等寧氏坐月子的時候,要帶咸貨過去也是他和姜寧吃,寧氏還是要吃新鮮食物的。
在姜河的勸說下,最后寧氏什么都沒帶,只帶了自己的針線籃子。
到了縣里看到新房子,寧氏和姜寧都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因為時間有限的關系,家里還是有些東西需要補充的。
寧氏把家里檢查了一遍,心里有個大概之后,就讓丈夫帶著她去市場。
姜河帶著妻女出門右轉,一邊往前走一邊介紹道“咱們從這邊走會經過醫館,往后走就是書院的方向,你們要感興趣的話,回頭咱們可以去書院看看。”
姜寧識得幾個字,是小時候跟寧氏學的,后來嫁給傅長卿后,又跟著傅長卿學習了一段時間,雖然不能吟詩作對,但看書識字沒有太大的問題。
用傅長卿的話來講,她在這方面很有天分,可惜是個女兒身。
后來傅父死后,她承擔起供養傅家之責,再加上傅長卿學業日漸繁忙以及傅長卿娘有意無意的制止,總之后面她也就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跟傅長卿學習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