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逍提前給皇后遞消息,是為了讓皇后有一個心理準備。
因為皇帝的尸體在姜寧的空間里也不怕壞,故而這一路都是急行軍。
而皇后在收到皇帝駕崩消息的第三天秦逍一行人就回到了京城。
皇后得到消息后,立刻令文武百官進宮覲見。
此刻但凡是有點地位的朝臣都已經得到了消息。
不少朝臣都不敢相信。
但再不敢相信,大家也急忙趕去宮中覲見。
而到此時,皇后也不再瞞著后宮眾嬪妃,將皇帝病逝的消息傳進后宮。
且不說后宮嬪妃們得到消息后是何種反應,秦逍和姜寧進京之后一路直奔皇宮。
一直見到皇后和文武百官后,姜寧才當著大家的面兒把皇帝的尸體拿出來。
因為皇帝一病逝就被放進空間,此刻連尸體都還是軟的,但負責喪葬的官員們顧不得神奇,連忙上前為皇帝凈身換衣…
至于皇后和文武百官,早已跪到哭一片。
等皇帝入棺后,姜寧拿出皇帝傳位給兒子以及立秦逍為攝政王的圣旨。
皇帝年齡也就比秦逍大個十歲,孩子倒是有七八個,但是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就是皇后所生的嫡子,另一個是宰相千金,杜大小姐,杜妃所生的庶子。
對于皇帝將皇位傳位給嫡長子之事,文武百官都沒有意見。
但是對于皇帝任命秦逍為攝政王一事,不少大臣卻提出了質疑。
若是封鎮南王為攝政王大家可能沒啥意見,但是封秦逍為攝政王太不像話了。
他能勝任嗎?
在反對秦逍的聲音中,主要有單純覺得他不夠格的反對和政治立場不同想為自己一脈蒙福利而反對的。
秦逍表示自己已經拒絕過皇帝,但是皇帝覺得他可以勝任。
如果各位大臣心有疑慮,可以去找皇上聊聊,要是皇上說他不行,他就卸任,或者是皇后覺得他不行,他也可以卸任。
畢竟夫妻一體,皇后若是要駁回皇帝的任命,他是沒有意見的。
皇后當然不會駁回皇帝的命令。
一來這是皇帝正式下旨的命令,她就算是作為皇后也無權改變。
二來她心里也是信得過秦逍人品的,再有秦逍身后的鎮南王府以及西境軍都會成為他們母子的后盾,她是傻了才會把秦逍往外推。
因為皇后都沒有意見,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見也掀不起風浪來。
國不可一日無君,秦逍第二天就把年僅十一歲的小皇帝送上了皇位。
這一次周邊國家沒有再因為皇位交替輕舉妄動了。
畢竟上一次輕舉妄動的結果是他們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他們不想再一次讓秦國證明它的強大。
但是什么都不做是不可能的。
既然事實證明強攻不行,那就智取吧。
北蕪國率先借著和談發來了訪問請求。
西蒙已經國破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