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止前進的步伐。
一轉眼的便到了皇帝和長安大婚的日子。
因為長安年齡還小,皇帝并未急著和長安圓房,所以大婚的第二天,皇帝照常上朝。
早朝進行得差不多后,秦逍上前卸任攝政王一職。
此言一出,滿堂震動。
縱然從秦逍這幾年的表現來看,他是實實在在的輔助著皇帝管理天下,但還是有那么一些人以小人之心覺得秦逍不會輕易的放權。
誰能想到皇帝頭天大婚,秦逍第二天就站出來申請卸任攝政王一職。
一旦秦逍卸任成功,就意謂著皇帝將進行親政。
而秦逍,再不是權傾天下的攝政王。
他當真舍得這樣的榮譽?
秦逍不但舍得,還當場交出手中的兵權。
這一行為,便是讓那些小人之心的朝臣也不得不敬佩的看著秦逍。
淡泊名利四個字,說得容易,做得難。
皇帝坐在高位,情深意切的表示自己還年幼需要秦逍的輔助,希望他可以再任職幾年,等自己再大一些再卸任不晚。
和眾朝臣一無所知不同,皇帝在成親前就知道秦逍準備在他大婚后卸任。
他以為他只是說說,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提出了卸任。
不想親政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皇帝雖然年幼,但他從小就學習治國之道,又實習了幾年,如今已經有獨自處理國務的能力,何況他的身邊還有那么多的大臣輔助,就算是沒有秦逍,他也可以把國家管理得好好的。
但在皇帝的心中,秦逍如叔如父。
如果沒有秦逍,他這個皇帝不會當得如此的順當。
他知道秦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能讓秦逍輕易的卸任,否則會讓大臣們心寒,奈何秦逍卸任的決心,比他想象的要強烈,就算滿堂大臣一起勸說,秦逍也態度堅定的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先皇的委托,接下來就只想做一個閑散的王爺,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
對于秦逍如此墜落的想法,皇帝和眾大臣是哭笑不得。
人往高處走,他偏要往低處流。
不過他已經走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確實不適合再往高處走了。
再往高處走,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最后在秦逍的堅持下,皇帝同意卸掉秦逍身上的職務,收回他的兵權,但并不收回他攝政王的稱號,并且要他保證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要再次為國效力。
得到秦逍的保證后,皇帝為顯自己的重視,賞了秦逍兩塊免死金牌,一塊是賞給秦逍的,一塊是賞給姜寧的。
這兩塊金牌,可把其他大臣們給羨慕壞了。
秦逍回到家,便把兩塊免死金牌拿給姜寧收著。
姜寧看著免死金牌,意料之外又覺得意料之內。
秦逍見姜寧如此淡定不由得道:“你就不問問我金牌是怎么來的嗎?”
姜寧:“這還用問嗎?肯定是皇帝為了補償你給你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