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道童似乎一臉不解,看著老道的臉色,不由嘴里嘟囔著道“道尊,你不是一天到晚說他是道門有緣人么,怎么還盼著他走啊”老道偏頭白了小道童一眼,眼神中卻盡是溺愛之色。
他慢慢回過頭來,似乎在遙想著,緩緩的說道:“老道那日偶有靈感,在洞府中枯坐感悟,恍惚間神游物外,如若不是天意突發冥想出府和他相遇于江中,老道我必以于此福地間自行兵解矣,想想以老道我兩甲子以上的機緣修行,平生自負無量機緣于世間,偏偏都不能算出自己與此事的因果,更無法估料福禍哩但是老道也因為和他的一番轉折機緣使得道心大漲,更是生機復發,此事料定那呂老道和那小睡蟲也是萬萬算不出來的,他們一定想不到老道我還會生龍活虎吧,加上這三個月來和他在這福地的相聚相處后,使得老道我自覺無量道法更上層樓,如今老道算來算去最低還可以喘延世間三十余載啊,而更想不到的是這其中的變數均來自于他,呵呵呵,是福是禍天數注定啊豈是你我一干人等無為可以改變,,,,,,想想你也隨在老道我身邊有十余載,如今緣盡與此矣。”說道這里他言語間竟然有些悠悠感。
而看這個小道童也最多只得十四五歲,身形單薄消瘦像個孩一般。但聽得老道因為自己一句話,就把事情忽然之間引到了自己身上,而且說出了分離的話來,不由一時間有些呆了。但是他是從小便跟隨了老道,又素知老道的神通和平時一貫的性格,聽到這里不由得便有些愣住了神。
而這老道乃是當世間修行的不世出奇人,更是那道門諸家公認的至尊,乃是凡夫俗子尊為神仙一流的人物。他看了看身邊這小道童神情有些茫然,心里尋思一番嘴上一頓接著便道“待得那興王府的人馬過來迎他,想你自也與他有段因果,就便隨他去人世間修行一番吧老道我自也與他留了書信說明,你且不必記掛。”說著看著那竹樓上遠眺的劉繼興他便沒了言語,一雙眼睛的神色似乎更加深邃起來。
這個小道童知他平時言行,臉上雖然有些不舍之色,但是也低聲應允著了。再遙看那竹樓上的劉繼興時,便聽到遠處的那陣陣馬嘶聲傳來,仰首遠眺循聲望去,不一會兒便看到遠處那山道間,冒雨緩緩來了一大隊的人馬,人仰馬嘶間只見旌旗招展,遠遠看去隊伍延綿足有一里多長,一面大黃錦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漢字。
“一百零五,一百零五天啊”劉繼興靜靜的坐在那駕寬敞的馬車內,車內裝飾華麗舒適,厚厚的羊毛氈讓人幾乎感覺不到顛簸。盤坐在那來自于波斯的羊毛氈上,馬車廂前面垂幕珠簾高卷,看著那瘦小老道的身影慢慢的消失于那細雨迷離中的翠綠竹海中,劉繼興此刻似乎竟然有些癡了,想起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陣陣思緒在腦海里如影像一般回蕩著,一幕幕閃電般快速浮現心頭,整個人人便似乎陷入了思潮里。
大約在三個多月前,大漢國衛王劉繼興在宮內突然墜馬昏迷,在多方搶救下有所好轉,但是被救醒后整個人便癡癡迷迷了,被大漢國的一眾御醫診斷為精神失常。作為大漢國皇帝的長子,身為堂堂大漢衛王和皇帝內定的皇儲,他突然而來的意外和病情讓皇帝劉晟暴跳如雷,一連殺了幾個負責的御醫來解氣。但是在殺人于事無補的情況下,皇帝劉晟在萬般無法下,急病亂投醫的命人四處打聽,然后衛王劉繼興被送往這道教圣地羅浮山,來尋找道門圣人施真人就醫。
因為據說十多年前道門圣尊神仙施真人,突然駕臨在嶺南羅浮山煉丹講經,而當今的大漢皇帝當年登基時受過施真人的大恩,為了這個寵愛的長子未來的繼承人,他專門派了三撥人來尋找。
施真人沒有躲避大漢皇帝的尋找,可是卻一口回絕了給這衛王劉繼興來就醫,他的道理很簡單也讓人無語,就是自己和這個衛王無緣。這讓陪同衛王一行的諸多隨從官員不知所措,萬般無奈下守在羅浮山希望道尊神仙回心轉意,可是在守了幾天無望下,看看衛王的情形又不妙,一眾官員和幾個御醫只好領著衛王要返回驛館,一邊使人急忙回京稟報皇帝。
偏偏在經過一段江上回程驛站時,突然之間發生了意外,當時只見那江面上狂風大作,天空中電閃雷鳴。船艙里那瘋瘋癲癲的衛王忽然之間清醒過來一般,不顧一干侍衛隨從的阻攔沖出船艙對著老天大喊大叫。
誰都沒有想到衛王偏偏便被那忽閃而下的雷電擊中,當時間整個人就變成了一具焦炭,讓人驚訝的是他身體上的電閃雷光讓人不敢觸碰近身。這些官員侍從嚇得六神無主間,想到皇帝劉晟的種種手段大家唯有抱頭痛哭而已。繼而讓官員們又驚有喜的是,這個傳說中的道尊神仙施真人竟然突然出現了,不但突然卷走了衛王那焦碳一般的身體,而且還告訴諸人自己帶回了衛王去自己在羅浮山的洞府。
然后這劉繼興便如做了一場惡夢一般,先是在羅浮山洞府里被施真人施法營救,吸光了身體上流竄的雷電之力,繼而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不但人清醒了,而且在道尊神仙的施法下也恢復好了受傷的身體,那些隨從官員更是對于施真人敬若神明,對這個道門至尊更是崇若神仙的想法達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