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受傷而回的士兵,可以想象著這一路上,所經歷戰爭的殘酷和激烈。饒是黃嚴作為一個大漢國的文官,當時看到將士們這幅凄慘的情景,都不由肅然起敬和悲傷。這次受皇帝指派去連州迎接這幫歸國的將士,初始看到這些人的慘樣,黃嚴竟然感動的流淚,此刻終于將人帶回到了京城,黃嚴竟然有了些輕松的感覺,但是心里的那份自豪竟然也更強烈起來。
“周將軍,前方就是望西驛了,咱們終于到京城了”挽馬靠近周建,黃嚴看到了望西驛的屋頂了,想起來這十多天的來回顛簸,黃嚴作為一個文官,本來應該是很辛苦的,就是如今兩胯之間也是血肉模糊。可是面對和看到這些歸來的將士,他硬是挺了過來,心里更多的就是感觸和明悟。
此刻看到望西驛,黃嚴心里竟然也忍不住激動,喃喃的道“據說陛下派禮部尚書薛大人,親自來望西驛迎接大家了”
作為周建這些當兵的人,平時任何時候打仗歸來,這樣級別的將士們,可以得到禮部侍郎黃嚴的幾百里迎接,已經是破格的待遇了。如今聽說禮部尚書薛用丕都會親自來迎接,而且是京城外的首站望西驛,周建聽了不由都熱血沸騰起來了。
“是啊回來了,回來了,咱們終于回來京城了”周建緩緩的嘶啞發聲,喃喃的說道,聲音卻有了些哽咽,回首看向身后的一眾幾乎沒有完整的兄弟,忍不住眼眶濕了。緩緩的舉起了右手過頭行禮,沙啞的喊道“兄弟們咱們回家了某家帶你們回來了”
淚水卻再也止不住的流了出來,心里不知道是激動還是難過,回想當日和自己一同迂回轉戰的兄弟戰士,這個豪邁的漢子也忍不住熱淚盈眶、不能自抑。
“我們回家了我們回家了”五十七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吼叫了出來,沙啞中帶著一絲蒼涼,聲音里面似乎承載了太多的希望,和那一絲淡淡的悲傷,還有著對家園的眷戀
對那些為了國家、家園奮斗的,還有在異國他鄉失去生命的戰友的懷念,如今遠方的游子回來了,帶著戰友的囑托,帶著對家園的眷念,帶著希望回來了。
這股蒼涼的聲音似乎在天空中回蕩
咚
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驀然,一陣低沉的戰鼓聲響起
周建不由緊攞韁繩,渾身血脈噴張的看向望西驛方向,心里有絲疑惑有些驚訝。而那五十七個同行的將士,都緊緊的盯著望西驛,難道臨近京城會有戰事
戰鼓聲低沉中讓人感覺到一陣壓抑
眾人不由縱馬揚韁而前更近,便看到望西驛這邊地方,居然黑壓壓全是人。空地上是人、官道兩邊是人、靠近驛站的這邊也是人、驛站里外也全是人。
看那架勢和狀態起碼不說上萬,也足有好幾千人,旌旗飛揚烈烈作響卻不是戰旗,那是代表皇家的皇旗和大漢國的國旗。人聲飛揚卻不是吶喊,全是百姓和官兵在一起的歡呼。
官道邊站滿了的是興王府聞訊而來的老百姓,禮部在此前似乎早就做足了準備宣傳,大大的宣揚周建這些人的功績經歷,和此行這些人回來興王府的意義所在。
老百姓很是單純,何況在皇帝劉繼興的政策下,大家可以安家樂業解決溫飽。如今知道是這些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何況這些出征歸來的將士里面,還有許多人是自己的親人和子弟所以大家自發的遠遠的出來迎接英雄。
而靠近望西驛驛館這邊的隊伍,就是朝廷派來迎接這些英雄的官員和京城的禁軍。他們沒有干涉人潮洶涌的老百姓,只是站在官道中間維持著正常次序,保持著官道的通暢和空曠,就連幾個禮部文官都賣力的在路中間,不斷的提示百姓不要互相擁擠跌倒。
更加讓人驚訝的是,這些禁軍個個威武自律,把著長槍當成欄桿橫擋著大家。一眾官員大家擁護著大漢國皇帝劉繼興,就站在靠驛館路邊的最前面。
劉繼興正穿著單薄的黃色麻布精裁齊袖內衫,露著如今已經結實的手臂肌肉,雙手翻飛不住揮動著鼓槌,韻動的擊打著他面前那面有米五寬,足有米高的紅色鼓身的大鼓。
看著疾馳而來的隊伍,帶起陣陣煙塵,待得緩緩靠近望西驛的周建和黃嚴一行,這支并不龐大的隊伍。劉繼興忽然雙眼更亮,手臂一振鼓聲聲音突停。繼而只見劉繼興手腕一抖,就舞動鼓槌急鼓起來,卻依然是韻動十足的節奏,正是后世人耳熟能詳的將鼓令,取自精忠報國的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