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有誰知道,那一點點究竟是多少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每個際遇不同,每次的因果也不同。沒有發生的事情誰都不知道,發生的事情就都會回憶。
所以,這一點點的堅持,也許就是來自于每個人的心里承受能力,和對自己心里信念的堅持。就是一種心里的堅持,挺住就是堅持,有失敗,有成功。
楊淮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今天,和家人漂泊流浪,作為吳楊氏的子弟,逃避唐國的迫害。在大漢國的停留變成了自己一生的轉折,自己堂兄加入大漢國軍隊變成了另外一個轉折,而自己出手對郭鏡和伍忠漢的幫助,最終成全了自己。
自己現在是天子門生,大漢國皇帝劉鋹親自教授的學生,雖然皇帝比自己還小很多,但是楊淮真正的佩服,真正的認同皇帝是自己的老師。這不是普通的諂媚和巴結,而是自己真正的從皇帝身上,學習到了有人一輩子學不到的東西。
所以,楊淮很努力,也樹立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成為皇帝劉繼興的手,替皇帝去征服天下。以前楊淮從來不敢想,現在楊淮是怕自己想的不夠多、不夠遠。
有的人會成功,有的人會失敗,其實就是取決于自己心里的信念和執著。成功也許是偶然,也是必然。失敗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必然,也許是明了的當然。
任何事情要想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自己不斷的去堅持。去做某一件事,和身邊的人,或者某一些人。
這些話,是皇帝和自己說的,楊淮一直記得。人生就必須樹立自己的目標,皇帝的目標就是讓人們過上舒服的生活,楊淮相信皇帝的話,因為他正在不斷的做,而且人們的生活正在越來越好。
楊淮要為皇帝的話去奮斗,要為這些理想去奮斗,只有去行動,才會實現將來的目標,才會達成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