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人和外臣來說,可能僅僅會把宣懿皇后,當成一個世間難得的奇女子。
因為她不是郭榮的原配,她嫁給郭榮也不是初婚。宣懿皇后最初是嫁給了別人,而且此人原來也是赫赫有名。那便是當天后漢幾大節度之一,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的兒子李崇訓。
雖然在亂世的中原后漢國做大臣,因為李守貞看到幾年換天子,自己手里又有重兵,居然便不安的心大動想做皇帝。
這個時候的后漢并不穩定,又沒有人能管住李守貞,他便一向有些不安分。偷偷請了個道士回來給家人看相,誰知道對方看出宣懿皇后面相不凡以后,便和李守貞說她會母儀天下。
李守貞信以為真,居然真的和兒子李崇訓起兵。而這一年帶兵平叛的主帥,就是郭榮的姑父后來的皇帝郭威。李守貞固然兵敗如山倒身亡,他兒子李崇訓也自知難以幸免。
這個李崇訓倒是個狠角色,提劍殺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又想殺自己的夫人符氏再自殺。誰知道出身將門的符氏,也就是后來的宣懿皇后,自有幾分見識和極大的魄力。在李崇訓尋找她的時候,她居然隱藏在帷幔之后逃過一劫。
反叛的軍隊沒有了主將,郭威的軍隊輕易攻進李府,漢兵找到了宣懿皇后,宣懿皇后主動說出自己的身份。一則她乃是李守貞的兒媳婦,乃是這次的大人物;二來她父親可是漢國的王爺,在這個時代當真是貴不可言。
搜查李府的將士,被她的儀容和氣魄鎮服。又知道她是衛王符彥卿的女兒,于是帶她前去見郭威。
郭威這個時候倒有幾分計較,自己雖然不是新晉的藩鎮,但是一直勢力范圍有限。畢竟符彥卿世代將門,又是這個時代有名的親王,郭威自然想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對于郭威自己來說,撿到符氏宣懿這個寶,完全可以自己處理。畢竟朝廷的最大需求是平定河中地區,換成任何一個人,也會像李守貞一樣的結局。
符彥卿雖然沒有割據為王,也沒有絲毫意向表明支持李守貞,但是幾個兄弟都是節度使,自己女兒又是李守貞的兒媳婦。
朝廷既不敢得罪符彥卿,又不想他勢力更大,用郭威來牽制符彥卿,顯然是個不錯的主意。所以朝廷當初的決定,便是讓郭威自己便宜行事。
這無疑也是給了郭威一個極大的機會,郭威便想乘著這個送上門的機會,來親近符彥卿和他的家族,于是好好夸獎了符氏一番,又大義凜然的認了符氏宣懿皇后為義女。
因為夫家的人全亡,傳統守舊的衛王王妃,希望自己的女兒出家為尼,以守出從夫家的美德和禮制。可是宣懿皇后自己大有主意,能夠逃避死亡,就可以看出她的獨到決斷來。
當時自然卻是不從,而且對她的母親說了一句,后世歷史上有名的話“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毀形發”
郭威顯然接觸符氏的時候,試探過她的口風和想法,看到她的見識和魄力,心里自然極為欣賞。如果換個人,可能都會把符氏收到自己身下,畢竟和符氏結親的好處太多。而郭威卻是個極為自律的人,從后來他登基后的簡樸,可以看出來他的為人。
他雖然欣賞符氏,卻沒有自己兼收,恰好看到自己內侄柴榮的原配劉氏去世,私底下問柴榮對符氏的感覺如何,柴榮自然對符氏的魄力極為欣賞。郭威心中大喜,也想借此親近符彥卿,于是便替柴榮向符彥卿提親。符彥卿看郭威日益勢大,尤其平定河中之后,聲勢已經達到了最高點。最重要的是他看出,郭威遠遠不是李守貞一流可以比擬,又是個有想法而且極好民生的人,便許諾把宣懿皇后下嫁給了柴榮。
這年郭威取代后漢自立,建立了后周國。符氏卻跟隨柴榮一路征戰,一直到做了一府的留守。最后柴榮變成了郭榮,也從開封府尹一直做到了儲君,最后更是出謀劃策,幫助郭榮穩穩的登基。
宣懿符氏在郭榮心里的份量,已經不是一般的親人可以比擬。紅顏愛英雄,宣懿皇后的意外逝世,雖然給郭榮心里造成了永遠的痛,可是皇后的妹妹宣睿皇后代替了姐姐,她走進了宮里照顧郭榮。而這個宮女裝扮的鹿泉縣主符滌青,則是符家這一代優秀的女子,她雖然不像兩個皇后那般漂亮,卻也是女子中難得一見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她是符家女子中最具有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