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突破點在哪里,但是其實周余樓離這個門檻已經越來越近。
自然就是主道,順其自然終究歸一。
后來周余樓也在修煉和每日列檢之余,會慢慢的四處搜索,發現了一些關于白狼寨的蛛絲馬跡,卻是對對白狼寨的了解,沒有什么大的幫助。
但是周余樓便得出一個結論,這伙人是一群受過嚴格訓練的人,至少也是一群進退有序的隊伍。要控制這支隊伍,肯定需要一個核心的人物,一個有魄力的人物。
領著一群羊的狼,可以把羊群變成狼領著一群狼的羊,會把一群狼變成羊
周余樓深信這個道理
在中原這個地方,這伙人要么是一群當年朝廷更替,一支僥幸殘留下來的正規軍余部。要么是來自于草原契丹人的派遣,周余樓寧愿相信是契丹人,因為只有契丹人有如此精騎。
而且作為契丹人的話,也絕對有這個可能性。因為他們在不同的季節,作為會受秋冬季節影響的契丹人來說,可以在大周掠奪物資財富,可是一種不錯的補充。
而且作為深入中原的騎兵,他們根本不需要補給,到處都是物資和資源。而對于契丹人來說,僅僅付出不到千人的隊伍,可是可以奪得大量的物資。就是退一步來說,這些人都折在了中原,對于契丹來說也不會動了絲毫根本。
當然周余樓也質疑過白狼寨的行動,因為他們幾乎都是有選擇性的行動,周余樓也不排除他們故意為之,只是為了深入腹地擾亂大周的安定。因為這其中還涉及另外一個勢力,就是一直歸附于契丹人的北漢。
對于這個當初大周朝廷都是從后漢,接掌權利的政權來說,他們一直不甘心郭家奪取了自己劉家的權利。可是因為偏安一耦,再說劉家也沒有曠世的奇才人物,即使有著一些當年的余威和人才,但是在郭威和郭榮兩代奇才皇帝的壓制下,北漢也只能茍延殘息。
所以,能夠攪亂大周的行動,甚至對大周朝廷造成干擾,肯定是北漢小朝廷一直以來的希望。北漢能夠在被大周三面包抄的局勢下,還能夠獨自存在,一來來說是大周把他作為和契丹的緩沖,二來便是北漢還是有著幾個難得的奇才將領。
當然,周余樓確實也懷疑過,白狼寨的馬匪是北漢派過來的一支奇兵。因為一直對大周執掌中原耿耿于懷的北漢,不惜和當年的后晉石敬瑭一樣,對契丹的所為言聽計從。因為借助契丹人的勢力,他們感覺可以收復中原失地。
雖然大家都知道彼此在互相利用,但是這種利用顯然對大家都有好處。
畢竟北漢似乎從來沒有和大周分離過,不管是兩個勢力之間的人員關系,還是地域上的難分難舍,都使得雙方對彼此都很是了解。也就是這種了解,使得雙方都明白,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不能讓漁翁得利的情況下,怎么控制對方才是王道。
雙方之間的相互干擾,顯然都是全方位的。從普通的民生到邊防的軍事,乃至朝中官員的反間,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對于北漢派遣騎兵潛入大周,周余樓一點兒也不奇怪,甚至感覺這是必然的事情。
因為周余樓沒有參加到官府的決策,他也沒有這個意識和感覺自己有這個責任,去為了大周朝廷付出多少精力。只要不影響自己境界的提升,和干擾自己的這種悠閑,周余樓都不會去在意。
即使是開始的刺探,那也只不過是出于一個江湖人士的本能,所謂知己知破百戰不殆,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他似乎也喜歡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何況如今周邊的州府都沒有了,如果白狼寨要襲擊州府的話,極有可能首當其沖的就是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