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站在軍營的潘崇徹,他掌握了興王府當前的大局后,明確的知道了局勢對于自己的選擇。不但約束桂王不能張揚,更是親自無怨無悔的接受了劉繼興的安排,所以一直沒有和夏輕侯切磋。
夏輕侯同樣隱身于皇宮,卻從來不和外界接觸,分庭抗禮在皇宮里修行,楊炯卻知道因為有夏輕侯在側,那種無法言語的微妙感覺,使得自己已經再上一個臺階。
當初對素未謀面的邊鎬都沒有什么把握,如今楊炯卻恨不得馬上和越級的潘崇徹放手一搏。這次因為劉繼興的布局,楊炯接受了劉繼興的所請,親自從興王府趕來遂州府,向潘崇徹和曲去疾傳達機密。
沒有想到在遂州沒有碰到曲去疾,短暫見到潘崇徹,雖然有了幾分把握,卻沒有時間來浪費,更不能去破壞劉繼興的大局。聽潘崇徹說了曲去疾的任務,便匆匆趕來會面,一直到這里尋找才碰到。
看邊鎬似乎沒有了半分斗意,便也慢慢的收斂了氣勁,一時間本來似乎凝固的時間,似乎緩緩的又流轉了起來。氣機圈內的元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被兩個人吸收進七竅。兩個人的面孔逐漸清晰了起來,人卻還是漂浮在空中,腳下一直急旋的龍卷風,也似乎逐漸的變柔緩慢了起來。
曲去疾也算跟隨在潘崇徹身邊有些見識,何況去見皇帝劉繼興的時候,也是見過一直跟隨在皇帝身邊的楊炯。看清眼見正是楊炯在面前,心中自然不免稍微放松了下來。
兩個人雖然身手高絕,但是曲去疾也沒有太過于驚訝,畢竟潘崇徹可是排名還在兩個人之前。雖然如今還真不知道三個人誰強,但是至少不會相差多少。
何況自己身邊跟隨的這些人,有二十個是持有火槍的戰士,每個戰士都是從綠營選出的精銳,然后再次接受特種訓練出來。
當天潘崇徹見到這些人的時候,都感慨的曾經評價過,如果有二十到三十條火槍對著自己,即使不死肯定也難免受傷。如果加上先天高手在側虎視,只怕自己也萬難幸免。
如今的綠營左都指揮使是伍忠漢,那是出自于楊炯弟子伍彥柔門下八衛之一,被劉繼興慧眼識珠挖掘出來。平時嚴格執行劉繼興的策略,實行后世的軍事培訓,每個人拉出去的話,都可以獨立指揮作戰和領軍。
別人不知道的是,劉繼興采取的就是后世民國初年,黃埔軍校的培養人才的策略。
曲去疾便對自己的牙兵親衛極為自信,何況自從駐守遂州城,可是面對過不下于幾十次的刺殺和伏擊。曲去疾固然早已經習慣,潘崇徹也知道這種鍛煉的好處,對于曲去疾的提升來說卻是更好。
出于曲去疾身份的敏感,潘崇徹自然不希望他出事,故而不管他去哪里,至少有二十個以上的火槍手跟隨。
“如若嶺南人人都是這般,天下唾手可得矣”邊鎬幾乎和楊炯一起落地,兩個人站在了一排,卻仍保持著一丈的距離。當然,這種距離對于他們來說,只是眨眼之間而已。
“既然偶遇,不如一起看看這個年輕人做了些什么如何”楊炯含笑看向邊鎬,居然對他做出了邀請。
“求之不得”邊鎬含笑揮手之間,邊城已經得以脫身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