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興先是一愣,待看清花蕊的樣子,不由指著花蕊的臉啞然失笑。花蕊先是莫名其妙的,劉繼興馬上醒悟過來呵呵拉她坐下。花蕊見佘老也失笑,臉兒便紅了起來,嗔怒的看著劉繼興。
劉繼興知道自己有些過分了,不由手足無措的看著花蕊,正好看著佘婆婆也端著一個瓦碗出來,連忙起身接過瓦碗下臺。
這是一碗蒸好的干菜,上面鋪了四五塊薄薄的肉片,肉片晶瑩剔透肥瘦相間。雖然肉片薄如紙翼,卻也讓菜干上泛著了油光,還散發著熱騰騰的香味。
花蕊口水都幾乎流出來了,可是看著大家都含笑看著自己,便不好意思起筷。卻見劉繼興馬上起身走到小院邊,那里有一條半截竹竿做成的水管,里面細小的流水慢慢的匯聚到竹管盡頭,下面有一個一米來高,兩米直徑的大圓木桶。
劉繼興在腰間掏出一塊麻布毛巾,用木桶里的竹勺舀水,把麻布毛巾洗濕了,然后擰到半干快速走到花蕊身邊。花蕊臉兒更紅的看著劉繼興給自己來擦臉,才知道臉上肯定有了污垢,不由害羞的別過頭去,不敢看兩個老人。
兩個老人哈哈大笑,佘婆婆正好又端了一個小木桶食物出來,坐在了劉繼興左側,連連夸劉繼興細心,花蕊有福氣。花蕊也不吱聲,臉兒卻紅的像喜字。
佘婆婆端出來的這桶食物,卻是一種薯類夾雜一些糙米,混合在一起蒸出來的,看樣子便是今晚的主食。佘婆婆不住的說抱歉,說家里沒有什么吃的東西,要虧待劉繼興夫妻了。
劉繼興卻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認真的對兩個老人說,這是自己長這么大之后,在這個世界上吃的最好吃的一頓飯了。兩個老人看出劉繼興的真誠,自然是又感動又欣慰。
一個人把著一個的手,便聊個不停。聽說劉繼興是來自于嶺南,佘老極是驚訝和好奇,聽到劉繼興對黔陽和楚西這么了解,自是感嘆不已。
劉繼興本來就有著先世的經驗,來到這里記憶力超強的好,在王瑜的督促下,可是博覽群書。加上他極善演講,自然說的兩個老人聽了高興不已。前世到處旅游可是聽過不少游伴忽悠,對于此時哄兩個老人開心,當真是極簡單的問題。
看著兩個老人開心,劉繼興沒有刻意的去驅酒,喝著米酒居然便有了酣意。右手不時握著花蕊溫柔的小手,看著兩個老人居然有些癡了。
只見四周的天色已經暗了,佘婆婆端出來一盞松油燈,佘老卻就著昏暗的燈光,用手中的筷子在做一件事情。
他細心的把桌上除了那盤熏肉,還有另外一盤葷菜,紅燒青鯉的菜端到了燈光下,用筷子把魚肚皮肉都慢慢剔下,然后都夾到了佘婆婆的碗里。
佘婆婆雖然滿臉皺紋,看著佘老細心的動作,沒有絲毫的干預,可是雙眼充滿了平靜的色彩。漸漸的她眼角的皺紋翹了起來,眼神里多了一絲笑意。
看著佘婆婆慢慢的咀嚼著面前的食物,佘老的臉色也很平靜,似乎看慣了這種感覺。劉繼興忽然感覺手發緊,看著是花蕊緊緊的握住了自己,眼神示意自己看著兩個老人的動作。
劉繼興瞬間便明白了花蕊的感觸,不由對她微微點頭,輕輕握著她的手不語,一切似乎都在不言中。此刻,院子里一片寧靜,那條黃狗正趴在劉繼興腳邊啃著魚骨。
大家坐的凳子,就是簡單的樹干鋸好的木墩,或者純粹就是一節樹根將就,雖然似乎粗糙,卻是更顯自然古樸。看著圓潤光滑凳子的樣子,應該是坐了很多年了。
本來剛剛進城之后,是劉繼興準備和花蕊在酒館里吃的。誰知道夏輕侯兩個人居然沒有緊跟著,倒是讓劉繼興舒了口氣,尋思和花蕊過下兩人世界。在觀賞和尋找了一番,找這邊地方土菜的一些特點來品嘗。
因為看到酒館其中一味熏肉極為講究,似乎不是普通的農家豬肉做成,便問那小酒館的老板出處。這個地方的人極為淳樸,老板娘親自帶著劉繼興找到了佘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