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忠泉看了身邊的田洪茂一眼,對于這個五溪最大家族的子弟,符忠泉15不上尊重和慎重,倒不是對這個五溪最大的家族有所輕視,實在是這個時代變化太快,還沒有適應一個家族的輝煌,另外一個家族便有崛起了。
像這些一個地方老牌的大家族,依仗的大多都是家族悠久的歷史底蘊,就像中原當年的高門大閥一樣。雖然不泛一些有才華的驚艷之才的子弟出現,但是歷代碌碌無為之輩,仰仗家族余蔭者居多。
經過晉末南北朝之后,在隋朝達到頂峰之后,高門大閥的勢力和影響力,受到了朝廷公開的壓制。就是最為強盛的前朝,立國之初的那些元老們,都不能免俗的以和高門大閥結親為榮。
幾百年下來的文化,百姓知道了高門大閥的力量和威力。到了隋末開通了科舉,雖然導致了后世文人的災難,也完全的使得高門大閥的優勢慢慢消退。歷朝歷代雖然大力壓制,但是高門大閥的觀念,已經完全的深入民心。
也只有在近幾十年來,尤其是先朝末年,地方高門先是遭受了黃巢的清掃,繼而又被后來的朱溫幾乎滅絕。這些人對高門大閥的深惡痛絕,使得中原的高門大閥名存實亡。
到了如今最亂的幾十年來,天下人口中和心中,雖然還有往昔的高門大閥的影子,但是那輝煌卻已經變成了歷史。
如今天下間各處勢力,只怕已經很難找到當初的大家族的嫡系,就是有人借口托言者,那也是大家族旁支后代中的旁系了,不知道究竟隔了多少代。不說這些人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是自己對人說出去,那也是戰戰兢兢沒有絲毫底氣。
倒是這五溪最有名的田氏,雖說他們一向自稱田氏媯姓,郡表雁門但是這似乎不存在什么意義,只能說明他們家族的歷史悠久。不過倒是在西漢末年,有記載說王莽欲賜五溪酋領田強銅印。強有十子,雄勇過人。
史書記載對于王莽的篡漢,他們并不感冒,而且他們居然說吾等漢臣,暫不事莽。這是多強大的家族,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說出如此有力量的話來
一直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可以見于史冊記載的五溪一系的田氏家人就更多,記載如宜都蠻田生、溇中蠻田向求、酉溪蠻田思飄、黔陽蠻田豆渠、涪陵蠻田思鶴等。
以至于五溪一地的諸蠻各族,自南朝以后,可以說都是尊田家為主,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人稱五溪巨族田門。
不過自前朝末以來,各地割據的勢力軍閥,對這些大家族不是那么尊重,而且大有壓榨一把的勢頭,田家也因為家族分支太多,逐漸已經不像當初那邊凝聚。
馬殷執掌楚地以來,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也為了使得自己馬家永固,就曾經對五溪三地的諸蠻大力鎮壓。當然馬殷采取的就是軟硬兼施的手段,如他曾經把自己的女兒加入新貴彭家。在打擊五溪勢力的時候,其中溪峒酉中各地首當其沖,便是以田家為主要對象。
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田家各處當年為首的一些族長,紛紛遭受了嚴重打擊,所以田家不少人遷往了蜀中。如今五溪的田家,雖然還有一個標志性的稱號,其實也已經算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難以凝聚。在符忠泉的眼里看來,田家近代缺少一個靈魂人物,缺少一個能夠凝聚家族勢力的強勢人物。
符家也是五溪這里諸多家族的一個,但是和有著悠久歷史的田家比起來,充其量只能算是近幾十年的一個暴發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