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天下大亂,在隋唐好漢里排行第七的羅成,不但出身名門,而且少年英雄自負頗高,在揚州更奪得了武狀元。后來李淵起義自立,其子李元霸得封趙王,乃是天下第一的好漢。
羅成顯然對李元霸有些不服氣,后來在瓦崗寨圍剿煬帝于四明山時挑戰李元霸,卻是在李元霸八棱紫金錘下失敗。而且是連一招都招架不住,便槍折人逃了,這就是不同排名的差距了。
當然,不管是不是排位往前的浪得虛名,還是排后的后繼無人,反正差距就是差距。
楊炯雖然沒有見過夏輕侯,但是可以見到這個同榜的高手,心中的興奮是免不了的。興沖沖的來到這邊的時候,楊炯興奮的心情卻越來越冷靜。因為不但沒有感覺到絲毫的試探結果,甚至還感覺不到對方對自己的試探。
一跨進院子的時候,楊炯的心便靜了下來,心中原有的那絲興奮不見了。就好比在一個黃昏的時候,走進了自己家的一個小院。他就在皇宮那個小院里,一個人獨自靜靜的坐在一處比較大的茶臺旁。
面前有一座根雕的一米來高的茶臺,臺邊擺放著一本道家壺史,正打開著顯然在翻看。泥爐瓦壺正煮著水,水汽開始蒸騰。
夏輕侯看到楊炯進來,抬頭看了一眼,也沒有招呼楊炯,不過卻把一個小小的瓷杯拿起,放在了楊炯進來這邊的根雕臺邊。
楊炯也沒有說話,在臺邊自然的坐了下來。因為從一開始進來,雖然感覺到了夏輕侯的存在,可是卻感覺不到夏輕侯身上半絲的真氣波動。楊炯開始以為自己感覺錯了,或者是夏輕侯刻意的隱藏了一身功力。
可是當楊炯真正的坐下來,坐在了夏輕侯的對面的時候,他忽然心里似乎隱隱感覺到,自己捕捉到了什么一樣。對面的夏輕侯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隨處可見的普通人
他靜靜的取水燙杯溫壺,然后洗了一遍茶,再沖泡了一壺香茶。雖然步驟簡單,卻香氣濃郁撲鼻,和平時所喝的煮茶大不相同。他靜靜的喝茶看書,好像對楊炯的到來視若無睹。如果不是給楊炯倒了一杯茶,倒讓人感覺他沒有看到人一般。
楊炯便在夏輕侯面前坐了一天,也不知道夏輕侯煮了幾次茶,換了幾次水,卻好像站在一旁看風景的人。夏輕侯也不招呼楊炯,也不因為楊炯的到來而有所詫異,自己干著自己的事。
夏輕侯也沒有干涉楊炯坐在那里,雖然偶爾會抬頭看看楊炯,卻沒有任何的表情和想法。
楊炯回過神來的時候,夏輕侯的臉色似乎有了一絲笑意,靜靜的看著楊炯,輕輕的說了句“嶺南天氣挺好”楊炯渾身一震,看向夏輕侯的時候,霎那間笑了起來,整個人看去似乎一下年輕了十歲一般,也輕輕的回到“是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
他霎時間明白了,夏輕侯為什么沒有真氣的泄露,因為作為一個先天高手,他早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這自然里,讓自己成為了這自然的一部分。
楊炯感覺不到夏輕侯,因為感覺的是自然,這自然就是夏輕侯楊炯感覺到了夏輕侯,因為這自然就是夏輕侯楊炯感覺到了自然,這自然就是道
感悟到了另外一個境界的楊炯,終于被夏輕侯啟齒交流,因為夏輕侯感覺到了楊炯渾身氣機的微妙改變。這種曾經熟悉的改變,也曾經令夏輕侯感動過,他知道嶺南又一個高手,在修行一途達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高手總是令人尊敬的
雖然不知道邊鎬的高度,但是楊炯從邊鎬的身上,感覺到了自己當初去見夏輕侯時候的感受。作為先天高手之間,每個人的境界修為其實差距不大。差距就在于對自然的感悟,感悟越深對自然的了解便更強,對自然的掌握便也更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