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個年齡,內家修為剛剛入門來看,顯然是修行的太晚了。不過修行歷來珍惜,誰也不會輕易傳授,此人能夠得到高手傳授,當是可信之人。馮碧唯心中思悜著“此去金陵雖然不遠,但是自己如今深受重創,要想最快的恢復或者回到金陵去,只有看看這個少年如何了”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所在馮碧唯膽敢再次回到此處,就是算準了沈嫣然的性格。想到她說的那件事情,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知道為何,此時讓馮碧唯心中多了幾分擔憂。
邊鎬是自己這些年頗為欣賞的一個男子,雖然不是愛戀的那種關系,但是兩個人都把對方引為知己。邊鎬一直沒有突破,這次馮碧唯出關來,就是聽說他回到了金陵,于是決定幫他一幫。
雖然沒有感應到邊鎬的氣息,看著天空的雨滴,馮碧唯忽然很想回到金陵去。
這是一種本能的感覺,而且似乎越來越強烈了起來。
六代江山在,
繁華古帝都。
亂來城不守,
戰后地多蕪。
寒日隨潮落,
歸帆與鳥孤。
興亡多少事,
回首一長吁。
這是靈溪先生所寫,先生乃信州永豐人,乃是當代著名的詩人。先生字有道,晚年酷信道家,也是當代有名的長壽之人。
他于前唐乾寧二年中得進士,七年之后授職校書郎,曾經和當代有名的幾個大家羅隱、方干、貫休唱和。
而且他在被授職校書郎之后,多次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的邊塞詩歌。
當然,這些詩歌大多數都是反應邊塞生活,和一些激勵士氣的上乘佳作。其中征戍之情,深切動人。
而且對士卒軍旅之勞,戰爭慘烈景象的描述,不但體現的氣勢豪邁,而且風情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力。
他留給世人有靈溪集七卷,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句有名的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過靈溪先生已經去世有快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