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明宮四周站滿了宮廷侍衛,圓月門邊也站著內侍,所以有人聊天宮里的侍衛也不會過問。宴席邀請的人比較多,本來就擺到了大明宮外的走廊和進階上。此時院里也有不少官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蕭乘心里還是好奇,因為弘翼畢竟已經是廢太子,而那個中年男子居然和弘翼聊著天。蕭乘心中甚是好奇和驚訝,不知道這唐宮和別的藩鎮有何不同但是思慮到自己如今的身份,想過去看看但是心中頗有顧忌。
人是一個好奇的動物,雖然明明知道不可為,但是蕭乘腳下還是慢慢的移過去。
不說弘翼如今已經是唐國被廢的太子,就是民間據說他當天毒殺了自己親皇叔這件事情,一般人也不敢去沾惹他。蕭乘不是普通老百姓,當天接受的訓練讓他對事物看法和一般人不同。認為唐國有皇帝李璟在位,弘翼當初作為太子,如果要毒殺皇叔只有兩種可能。
一則便是弘翼羽翼已成,可以無視皇帝李璟的存在,大膽的打殺自己親叔叔,當天的皇太弟,如今看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二來便是弘翼成了別人的殺手,別人借弘翼的手除去了皇太弟,但是在唐國誰會想殺當初的皇太弟呢
蕭乘感覺到心里有些震撼,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當初來唐國的時候,自然研究過如今李家皇族的成員。弘翼幾個兄弟是他自己最大,平時有能力也極為強勢,但是顯然余子都是諾諾無為之輩,哪里敢和弘翼爭位。如今的那個安定郡公就是最好例子,為了怕弘翼針對自己,居然天天和和尚道士混在一起,最大的愛好便是吟詩作樂。
要說能夠和弘翼爭位的,倒是皇帝李璟的幾個兄弟,尤其是兄終弟及家訓下,已經被指定為皇太弟的李景遂。想到這里蕭乘心里忽然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個大膽的假設在心里形成。
從保大五年947開始,李璟才三十來歲年紀,正是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年齡,卻把弟弟立為皇太弟,另外一個弟弟封為兵馬大元帥,這無疑是自己身邊最大的威脅。
對外的話自然是兄弟友善,可是對于對權利瘋狂追求的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大的擔憂。蕭乘相信喜歡詩詞歌賦的李璟,可能最初沒有什么忌憚,可是到了保大末年,他的心里出現了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從征伐閩地和楚國的成功,讓李璟心里的欲望膨脹了起來,他不但想長久的坐擁如今的地位,還想就此征服整個天下。可是顯然后來事情的發展事與愿違,從吳越國的不斷騷擾,到中原政權更替之后周國的入侵,他看到了自己希望的逐漸破滅。
連如今的地位都不保,朝廷中雖然沒有公開反對自己,但是出現異常的聲音自然難免。蕭乘知道如果他一直在位的話,可能還是件好事,周國的攻擊導致他看到了自己地位的危險,于是他先從自己內部鞏固自己的地位。
皇太弟李景遂無疑成了犧牲品,不管他是什么原因死的,蕭乘揣測離不開皇家的內爭。
弘翼被廢皇太弟的突然死亡是個誘因,李璟自己恥于于向周國投降,又想繼續保留自己地位是另一個誘因。李璟對周國緩稱傳位給弘翼,弘翼雄心十足的要率兵反抗周國。誰知道被周國的探子截取了信息,周主不允許李璟傳位,可能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