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殿,公,公子,時辰應該差不多了,咱們是不是可以出發去盛元15了”昨晚跟隨李弘翼一同入宮的,那個看起來已經有四五十歲的內侍走近身前,輕聲在一側給李弘翼提醒。
因為一慣對李弘翼的稱謂,想到如今李弘翼已經被廢,饒是這個在宮里伺候主子幾十年的內侍,一時間在稱呼上還是有些為難。
一來是因為唐國自去年和周國戰敗,年末主動對周國上表降格為諸侯,對內雖然還是稱國,對外的稱謂自然便要改了;二來便是如今的李弘翼從王儲,或者私底下說從皇太子,完全被廢位為庶民,在侍從平時的稱謂來說還是個比較頭疼的事情。
不管是怕刺痛李弘翼脆弱的神經,還是想挽留住唐國的尊嚴,或者說怕身邊這些內侍和侍衛有別人的眼線。作為李弘翼身邊的近侍,都不敢有絲毫的越雷池一步。
歷朝歷代皇家都有先例,自己主子如果被廢的話,一般的侍從難免淪為炮灰。
可是這個內侍的這聲提醒,絲毫對李弘翼沒有多大的作用。
看著他呆呆的看著院外的天空,一對眼睛似乎轉都不轉的定格,顯然心神都已經不在身上。這個叫李思國的內侍不由臉色一緊,如果李弘翼就此倒下的話,這可不是他愿意見到的。
雖然不算是李弘翼身邊的死忠,但是一路伺候李弘翼以來,也比較了解這個王子的心性。
果敢決斷具有雄心壯志
這是李思國對李弘翼的評斷,也是李思國對李弘翼的了解。他一向認為李弘翼是當代諸國王室難得的人才,如果不論當權的諸國王室成員,他還想象不到有哪家勢力的王儲,可以和眼前的李弘翼比較。
他不像別的內侍心里那般灰暗,因為他是皇帝李璟身邊的紅人。
被派在李弘翼身邊,不過是當初冊立李弘翼為太子時,皇帝的策略之一罷了。如今雖然李弘翼已經被廢,按常理來說他早已經應該被召回,但是居然一直還在李弘翼身邊,這對誰來說都是摸不透皇帝的底牌了。
別人不知道,他心里卻很是明白
但是這種皇家的事情,最為一個侍者明白就好,有話爛在肚子里才是一個好奴才。
皇帝李璟還在少年的時候,他便和另外一個內侍高思士一同伺候在側。而且他和高思士的名字都是李璟登基后改的,用意便是紀念和提醒他自己,那是因為前朝兩個內侍大佬,高力士和李輔國的原因。
李弘翼這段時間被廢之后,自己還跟隨在他身邊,便是皇帝李璟私底下的意思。其中細微的用意,自然只有皇帝知道,作為李思國自己自然也不敢過問。
有些事情自己心里雖然也有數,但是也僅僅局限于自己心里明白就好。做人聰明是好事,但是太聰明的話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從太子位被廢以來,李弘翼從來沒有過激的行為,因為雖然在位近二十年,可是唐國大權一直還在皇帝手里。不管李弘翼心里想著什么,卻一直有著心愿想見皇帝陳述,這顯然和他的性格也不像。
李思國心中雖然驚訝,可是從來不會吱聲,只是默默的跟隨在一側,不管別人如何揣測和如何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