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的紫、紅、綠,代表了尊貴,服青代表了普通階層的小吏,而白色卻是庶民百姓的常服,至于再有錢的商家,也只能和屠夫一般身穿黑色。
如今的李弘翼乃是被皇帝廢位的白衣,身份因為庶民是不能穿別的顏色,即使里面穿著明黃的常服,那也是剛剛去位沒有辦法。只要皇帝沒有斥責,一般外面加上白衣也是沒有關系的。這套衣物想必也是內侍有心,去金陵城里衣帽鋪子臨時買的。
李弘翼沒有計較,現在也無法去計較。連最尊貴的身份都已經沒有了,這些外物計較還有什么意義呢
盛元寺離著王府不遠,平時出行的話不是馬車便是駿馬,可是如今的李弘翼已經沒有了這個待遇。在李思國和一個侍衛的陪同下,三個人快速的來到了盛元寺。
街道上的人還不多,身處外秦淮河的盛元寺不大,而且只是在一條青石小巷里。
這座修建于晉時的寺廟,經歷了幾朝更替,卻從來沒有擴建過規模,不過前后五進的格局。最初乃是天臺一脈的法系,隋末成了禪門難得的道場,至前朝大唐盛世,因為幾代禪門高僧的駐錫,自此成為了禪門法系道場。
看到窄小的廟門口那兩株蒼勁虬曲的古柏,被細雨澆透的舍利枝讓人看來更顯歲月的深邃。
負手看著這古柏,李弘翼心中似乎有些感慨萬千。
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牽引,讓自己迫不及待的便想進門。可能時間極早,加上天空中飄著細雨,門口幾乎沒有什么人影。
“前面可是李公子當面”一聲親和的話語聲傳來,打破了李弘翼感慨的沉思。
偏首便見到青石小道上四五個人快步走來,為首的乃是兩個氣宇軒昂的男子。左首的那個李弘翼顯然認識,正是昨晚一起的彭師暠,右邊的那個男子雖然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待得近前而來,才發現這個男子比彭師暠高出近一個頭,比自己也還要高一些,倒是令李弘翼有些驚訝。顯然像這種身高的男子,一定不是南方能夠有的。
看著面前這個魁梧有力的漢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顧盼生威,正一臉和氣的看著自己,卻令人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但是他眼神中的那絲善意,卻令人有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這位乃是周國金陵特使李繼功,也是如今滁州團練使,公子想必是見過的”彭師暠主動給李弘翼介紹道“某家接受周國誥封,便是李大人當初前來授旨”
李弘翼馬上便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個人還真是個熟人。
這些年唐國和周國開戰,周國可以說完全占據了主動,最終以唐國割讓長江以北所有土地為禮,降格諸侯國為底限,使得戰爭停止了下來。
幾年的戰爭下來,雙方都互有損傷。不過周國卻把歷次戰爭俘虜的文武官員,都押送去了汴京,然后給他們加官封爵加以收買。去年末唐國求和之后,這些官員陸續的被周國放回到了金陵,用意顯然很是明顯。
皇帝李璟表面上很是感謝,但是對這些回來的官員基本上很少再次啟用。擔心他們成為周國內應是一點,主要不過是他們身上都多了一個周國的誥封。
對于唐國李家來說,這種額外誥封無異于奇恥大辱,但是也沒有絲毫的辦法,因為連自己都成了周國的附庸,還有什么好說的。而彭師暠雖然沒有去過汴京,但是因為他是當初楚國歸附的大將之一,也是周國分離人心的策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