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知道袁氏候參加了永州城外的事件,這個時候的劉繼興倒是沒有翻臉。畢竟對于一個能夠在中原廣大地區里,有著自己小勢力的人,劉繼興是寧愿拉攏也不愿意讓自己損失的。瞟了歐陽通一眼,便招呼著花蕊和嬛嬛,沒有再理會袁氏候。
袁氏候豈是簡單易于的,雖然金四十八節這條異種他沒份,但是見識了一番場面,最后難得的還全身而退。倒是給了他一記警鐘,讓他明白了兩件事。
第一就是江湖上藏龍臥虎,自己這點道行在這個時代還有限的很,如果稍不注意的話,有可能煙消云散。第二件事就是大時代的割據,軍閥的勢力不管多么平庸,也不是自己這種江湖豪客可以參與的。刺探永州城的結果就是,不要輕易招惹攻城略地的軍隊。
雖然在張文表和周行逢之間左右逢源,甚至張文表派人來請自己,自己都沒有理會他。經歷了這次的風波之后,這個時候的袁氏候似乎心境完全超脫了當年。在這一剎那間里想通了許多的問題,雖然見到歐陽通眉開眼笑,可是旁邊劉繼興忽然的態度,還是讓他心里再次警醒。
畢竟歐陽通似乎對這個少年的客氣,可是顯而易見的。心里尋思著這是哪家的少年怎么可能讓歐陽通這種人物禮遇本來感覺到劉繼興還有些熱情,可是頃刻之間忽然冷淡了下來,他心里便有些不安的看向歐陽通。畢竟這次去到永州城之后,因為妖龍和這些高手的震撼,袁氏候或多或少受了一些輕傷。
這些時日也沒有回去連云寨,就在湘江段里漂流養傷,一邊反思著收獲。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帶出來幾個幫手,居然被人擄去了三個,到如今都還不知道生死。想到這里的時候,袁氏候知道自己以后還是要慎重考慮后路。畢竟連云寨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而是老老少少的千余人的口糧。
就像自己在這湘江上賴以生存,不是張文表和周行逢這兩個人奈何不了自己,實在是人家感覺到沒有必要浪費精力。畢竟自己造成的危害還不大,如果自己連云寨再囂張一些,想到永州城那排山倒海的洪水沖擊,袁氏候就感覺到深深的震撼。
還有真正得罪江湖上這些老古董的話,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就更不要說連云寨里那千余口人的何去何從了。
這邊歐陽通本來看到袁氏侯認出了自己,心里頗有些尷尬,畢竟自己的身份跟在一個少年身后,還露出這般的神情,打死別人也不會相信的。不過想到劉繼興答應的事情,加上頓頓美食進嘴,歐陽通也有些得意。心情大好之下正招呼著袁氏候上來船,卻看到劉繼興好像看都不看這邊,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一時也不知道怎么又招惹了這位爺。
耳邊卻聽著袁氏侯還在小心客套,猛的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偏頭猛的一瞪袁氏侯袁氏候似乎意識到什么,居然也向劉繼興拱拱手,臉色不變的說道“叨擾郎君莫怪,某粗人一個,失禮了,失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