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顯德三年朝廷再次南征時,這次皇帝郭榮帶人親征。劉仁瞻不得不用囚車將曹澄等人關押,派人送到了皇帝的行營里面,當面送給了張永德求和。
此前因為殿前都虞候韓令坤在揚州,反復遭到了唐軍的攻擊,準備退兵回朝。張永德卻率兵在江北岸大敗唐軍,得到了數十艘戰船,這年冬天皇帝下旨提拔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
這個統率親軍、總管左右衛將軍、符寶郎、宿直將軍、左右振肅等官的位置,可以說是能夠左右皇帝的職位
大家都知道皇帝這是寵信張永德,當然有人認為是為了捧殺駙馬。不過在顯德四年張永德攻克壽州之后還朝,被皇帝授予檢校太尉,掌管天下兵馬之后,這個謠言似乎徹底的被打破。加上皇帝還授予張永德實權,出任鎮寧軍節度使,使得朝廷上一些竊竊私語的聲音都閉上了嘴巴。
一切都在顯德五年夏天出現了異端,因為契丹入侵邊境,居然發現了傳言的玉牌。雖然皇帝好像沒有在意,但是閑置了都點檢這個職位,主要以殿前都指揮使行使實權,還是讓大家議論紛紛。
這次皇帝終于是拿出了決定,因為雖然依舊加檢校太尉,還贈了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是殿前都點檢這個實權位置,卻是真正給拿下了。因為同時提拔的還有趙匡胤,這個并不顯眼的年青節度使,不但被提升為檢校太傅,還擢升為殿前都點檢,取代了張永德當初的位置。
相對于張永德的解除兵權,趙匡胤的擢升并不顯眼。
因為作為皇帝親信的趙匡胤,和張永德幾乎一樣,在南征唐國時,便建立了赫赫戰功。當然,在外人看來,這位當初投奔太祖皇帝郭威的年青將領,在皇帝郭榮做開封府尹的時候,便已經作為開封府馬直軍使,而成為了皇帝郭榮的親信。
從顯德三年開始,趙匡胤逐漸嶄露頭角。從嚴州刺史到殿前都指揮使,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年末注定是他身份的轉折點,因為他被任命為定節度使。
顯德四年隨皇帝親征,先是壽春繼而連珠寨,到后來的壽州。大軍返回東京城后,趙匡胤被拜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并且依舊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職務。
顯德五年,皇帝該趙匡胤為忠武軍節度使。
似乎這一切都沒有太大的意外,但是從一個年紀輕輕的基層將領,升為朝廷最高級的將領,他只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時間。因為這種短時間,所以很多人并不注意他的存在。因為這么短時間的提升,哪里會有什么人脈
所以,趙匡胤被提升為殿前都點檢,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驚訝。
顯德六年六月初九,嶺南南漢大寶二年六月初九
興王府,
顯德園
“陛下,臣妾聽說如今中原周國的年號名喚顯德”軟軟糯糯的聲音,卻是秀夫人潘金蓮。她因為夫婿被抓,后來進宮來服侍皇帝,倒沒有其姐芳夫人潘玉蓮的顧忌。
劉繼興躺在一張古藤搖椅上,享受著花蕊的喂食水果,發誓要把這種形式發展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