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曾在沿海閩國呼風喚雨,也曾在江湖上名聲赫赫,但是似乎這一切都如過眼云煙。不過因為主政閩地的王家父子,可以說是不懂政治的白癡,最終活生生浪費自己的基業,在時光大潮中被淘汰。
而本來在閩國氣勢恢宏的紫微教,因為閩國的滅亡,迅速的也隨之銷聲匿跡。
外人自然不知道這內幕,其實陳守元卻有苦難言。因為自己今天之所以會站在這里,不得不說就是因為在閩地的經歷所導致。回想當初的情形,在看著面前的郭榮,陳守元腦海里如同影像一般,快速的閃過無數的鏡頭。
當初在閩國的紫微教,因為王延鈞而起,卻也因為王延鈞而滅。當然,最初紫微教進入閩地,確實是因為王延鈞喜歡佛道。加上陳守元有著一些手段,使得迅速的在閩地傳教開來。
不過似乎聽到了紫微教的崛起,卻得罪了一個人而遲緩下來。
這就是來自于嶺南朝廷的施壓,因為當時王延鈞還沒有稱帝,介于嶺南割據皇朝的威勢,后來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
可能到了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但是當初卻是中原人人知曉的。因為能夠在嶺南稱帝的漢高祖劉巖,不但和西南崛起的大理是姻親,自己還是楚王馬殷的女婿。而且和閩地和吳越也是姻親的關系,雖然這種關系在這個時代并不牢固,但是試想第二代的子孫都是雙方的子女,這份親情多少有些牽絆的。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閩國開國的太宗皇帝王延鈞,他的明德皇后劉德秀,乃是南漢高祖劉巖的女兒。這個號稱真蛟蟄的劉巖,在江湖名人奇藝榜排第一,可以說是個連中原都不放在眼里的人物。如果不是自己超過一半的兒子,都是馬楚馬氏所生,只怕劉巖早就揮師北上了。
當然這種事情涉及的因素太多,劉巖也不一定有稱霸天下的雄心。可是他為帝的二三十年里,當真是有些天下唯我獨尊的感覺。別說閩地王家不敢拂逆劉巖的意思,只怕就是中原那些割據的政權,也不敢公開的和劉巖真正作對。
牽制紫微教在閩地發展的真正原因,以陳守元后來了解所知,應該是因為劉巖懷疑自己女兒的死亡。當時的劉德秀不過三十來歲,在這個時代不算是年輕,但是也絕對不算是老。劉巖就是懷疑她死于道家之手,而閩地又只有紫微教風頭正旺,所以對閩國施壓追責。
本來以王延鈞的態度,還真想效仿自己岳父,成為福建沿海的霸主。于是給紫微教建立了紫薇宮,以圖和劉巖的南漢朝廷分庭抗禮。不過當時他聰明的利用劉巖的名頭,在沿海混得風生水起,連主流的后唐朝廷都不得不重視。因為有紫微教的大力支持,王延鈞終于決定自己出來做皇帝。
不但欽賜陳守元為洞真先生,而且奉紫微教為國教。
因為王延鈞明白,像劉巖這種已經做了皇帝的人,自然不可能爬山涉水,趕到閩國來找紫微教的麻煩。何況這劉德秀去世的時候,還給王延鈞留下了六個孩子,這份親情在的話,劉巖應該不會太過分。因為這些孩子其中,便是有后來的康宗皇帝王繼鵬等四男二女。
劉巖似乎也有些老謀深算,看到事情不可逆轉,只是給王延鈞來了一封書信,那便是希望女兒死了之后,可以見見自己的外甥。王延鈞正籌謀獨立為帝,需要嶺南這種姻親來做幌子,所以自然不會違逆劉巖的意思。他派自己長子王繼鵬前往興王府省親,一邊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一邊顯示舔犢情深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