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孟昭“你們長大了,可以舉薦工農兵大學。”
他們的爸爸是軍官,只要不犯錯連累孩子,孩子學習還行的話就有機會當兵或者讀工農兵大學。
大軍到底是個孩子,面對顧孟昭這么厲害的知青,他內心的勝負欲在翻涌,如果自己有一樣鎮住他,那說明自己很厲害。
他繼續道“這么說吧,以后肯定讓考大學。”
顧孟昭差點失手把旁邊的茶缸子打翻,忙扭頭看看外面,其他知青還沒回來,院子里靜悄悄的。
他壓抑著緊張的情緒,“你爹說的”
大軍“那沒有,但是我知道。”
顧孟昭就問有什么證據。
大軍有點為難,這要說很多話呢,有點累,但是為了拿到喜歡的書也拼了。
他慢條斯理道“我媽以前從來不管我們上學,前幾天給我爹打電話,突然不許逃學,還來班上盯著。如果只舉薦讀大學她肯定不這樣,這說明上頭要孩子讀書,以后還會考大學,我媽才急了,否則她干嘛拼命逼小嶺學習她偏心自己孩子,肯定不會告訴別人,萬一人家也都學習那小嶺就沒機會。”
為了自圓其說,加強可信力,他還自作主張加了個期限,“長的話年,短的話兩三年,政策肯定就要變。”
這腔調是他模仿支書,支書整天用大喇叭張口閉口這個那個政策,大軍隨便學學就像樣兒。
顧孟昭感覺自己手心都出汗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八歲孩子能說的,肯定是偷聽大人的悄悄話。
他不禁有些心跳加速,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活了過來。
當初一腔熱情要到廣闊的農村里大展拳腳,他以為可以利用知識發展農村,為強國做貢獻,來了以后才發現這里根本不需要他,種地他不如老農,想傳授知識人家不要他,他所謂的知識無用武之地。
如果不是大隊照顧他,讓他管牲口,單靠種地他根本養不活自己,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
挫敗感讓他抑郁,卻又不敢流露出來,只能憋在心里。
可每每想到這輩子只能渾渾噩噩地爛在地里,不能繼續學習施展才學,他就郁郁寡歡,倍感絕望,甚至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泛起與其這樣碌碌無為一生,不如轟轟烈烈死去的念頭。
清醒下來想起年邁的爸媽,他又知道自己不能如此沖動,所以內心深處實在是郁悶至極。
雖然只是一個八歲孩子的話,并沒有政策,卻還是給他一注強心劑。
猶如干涸的荒漠,迎來一場微微細雨,哪怕不能澆灌徹底,卻也給人以生的希冀。
大軍看他雙眸閃亮,一副很渴盼的樣子,怕他去跟林蘇葉求證,便道“顧知青,你找我爹媽問,我可不承認。”
剛才顧孟昭問是不是爹說的,說明爹說的他就信,但是爹沒說他要去問自己必露餡兒,所以,先得打預防針。
顧孟昭笑道“行。”
從停了高考到現在也有十年,他們68年開始下鄉,一年年地熬著,政策瞬息變幻,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前途在哪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真的政策會變
即便不能求證這事兒真假,顧孟昭還是承認大軍的消息贏了,讓他們拿走喜歡的東西。
大軍“顧知青,我媽肯定以為我們要你的東西,讓我們送回來。”
顧孟昭“放心,我會跟她解釋的。”
小嶺眼神閃閃,原來這個這么好使那他也要找人換好處
恰好幾個知青回來,他們說說笑笑的,其中一個男知青激動道“我這一次回城,聽人說這兩年有望恢復高考呢。”
另外一個女知青“我去年就聽人說今年恢復呢。”
其他人也紛紛道“剛來那年,我聽說過兩年就恢復呢。”
小嶺“”
合著大家都知道,也都不信
那小軍咋用這個大家都不信的消息忽悠的顧知青
關鍵顧知青還信
小嶺就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