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薛大哥還勸,后來勸不動還被她埋怨不想要兒子,他也就隨她去。
薛老婆子罵他,他也不敢解釋,也沒什么好解釋的。
正是春忙時間,也不能一群人啥也不干留在這里陪孫展英。
薛老婆子讓薛大哥回去干活兒,讓薛明流趕緊送林蘇葉回家,大軍小嶺和莎莎還在家,明春還得上班呢。
回頭讓大娣帶東西過來,她和大娣在這里陪兩天院,之后就把孫展英轉回公社衛生院掛幾天點滴,差不多的就可以回家養著。
家里閨女多,能伺候她,也能帶孩子。
孫展英原本就不愛和人交際,鬼門關走這一遭,回家以后就更悶,卻也更感激林蘇葉,愿意她的勸。
林蘇葉把莎莎用過的褯子布、小衣服整理一下,她一直沒舍得拆,就都送給孫展英。另外把家里攢的一斤紅糖也送給她,讓三娣給孫展英熬紅糖小米粥喝。本家的妯娌、伯娘嬸子們也給湊了一些雞蛋,給孫展英補身子。
她看孫展英臉色蠟黃,顯然是元氣大傷,就勸她,“大嫂,你什么都別想,好吃好喝地養著,養好身子可別折騰了。”
那天晚上實在太嚇人了,林蘇葉事后想起來都怕孫展英一尸兩命。
孫展英嘆了口氣,“不折騰了,再也不折騰了。弟妹,多虧了你,感激的話我也不多說。”
救命之恩呢,說多少感謝也沒用,她就想養好身體好好賺工分,拿糧食雞蛋什么的回報林蘇葉。
鬼門關走一遭,她什么都看開了。
她從小看著娘被人笑話,抬不起頭來,就有了陰影,以為沒兒子就會被人笑、戳脊梁骨,抬不起頭來。
她覺得薛大哥這么好的人怎么能沒有兒子,她不能害他沒兒子被人恥笑,更拼命想生兒子。
現在看看,什么兒子不兒子的,愛誰笑話誰笑話去吧。
林蘇葉道“大嫂,你能想開真是太好了。咱是給自己活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有沒有兒子跟別人有什么關系呢他們也不會因為咱們有兒子就多分糧食,更不會幫咱干活,就說幾句閑話,誰在意呢關鍵是把自己日子過好。咱天天吃得飽飽的,穿得暖暖的,又有文化有見識,誰還顧得和那些嚼舌頭的勢利小人打交道呢”
孫展英抹淚兒,“以前是我太糊涂。”
她想起小嶺讓姐妹們讀書,她還說讀書沒用,女孩子更不用讀書,現在看人家林蘇葉就是因為跟著孩子讀書,才越來越有見識的。
要不是林蘇葉認識人,自己哪里還能坐在這里說話
林蘇葉安慰她幾句,又看看小貓兒一樣的小閨女,可憐兮兮的,“大嫂,你別遷怒孩子呀,好好照顧自己和孩子,有困難就說。”
孫展英又要哭。
林蘇葉忙勸她,“大嫂,你可別哭,坐月子呢,哭壞了眼睛不劃算。”她笑道“你刀口疼,多休息,回頭等你刀口不疼了讓小嶺莎莎來給你逗悶子。”
那兄妹倆,走到哪里都能給別人笑得肚子疼。
想起小嶺和莎莎那可愛的樣子,孫展英終于露出笑模樣,“行,我等著。”
林蘇葉又趁小姑休息的時間,背上年后新腌的幾十個咸鴨蛋,倆人一起去省醫院感謝霍主任他們。結果霍主任不肯白要,非得給錢,最后段大夫、勞護士長等人又托林蘇葉回家多腌點咸鴨蛋,他們也想買。林蘇葉少不得又讓薛老三跑一趟大姑姐村。
一忙起來時間過得風快,轉眼又是麥收時節。
林蘇葉再度背起畫板和畫筆,要幫社員們記錄豐收景象。
從縣到公社,再到大隊、生產隊,乃至社員們,大家對豐收有一種永不厭倦的癡迷。看到大雪就喜歡來一句“瑞雪兆豐年”,春天下雨就貴如油,春耕春種則是滿懷期待,收獲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就達到頂點。
收麥子、推磨、蒸餑餑、包餃子,對社員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日子,就為著幾頓飽飯呢。
今年小姑當了公安,不能每天都去上工,但是她一點都不閑著。公社有事兒,她就騎車去,沒事兒她就在薛家屯收麥子掙工分。
縣公安局的領導說了,公社特派公安,工作方式要靈活,不要太死板。
小姑就覺得自己的方式可靈活呢。
去年她不當公安,薛家屯的懶漢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老老實實賺工分。今年她當了公安,懶漢們壓根不用她趕,主動去干活兒,也沒人敢再賭錢。
除非活膩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