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顧孟昭打成海灣那邊的線人,那他就可以趁此立大功
他興沖沖地拿著顧孟昭案件的卷宗去找趙局長,原本他應該先跟王隊長匯報,可他不想被王隊長搶功,所以自己越級上報。
趙局長剛好招待完兩位客人,正送出門去。送完客人,他轉身看到宋延輝過來,皺眉問什么事兒。
宋延輝便眉飛色舞地給趙局長匯報自己的新發現。
趙局長聽得眉頭緊皺,這分明就是想把顧孟昭的悼念行為打成通敵叛國的罪名。
他心里著實不悅,因為這宋延輝仗著自己老子的威名,向來不把王隊長等人放在眼里,這會兒竟然要騎到自己這個局長頭上來了。
可巧,剛才薛明翊和朋友過來,跟他說得就是這個事兒。
趙局長示意宋延輝把卷宗拿出來,他直接翻了翻,指著宋延輝和同事提審曹志德的筆錄,“曹志德親口承認他們四個知青于今年1月8日祭奠悼念敬愛的人,之后顧孟昭寫了詩,這個顧孟昭、另外兩名知青也說法一致,你現在說是悼念去年4月5日的海灣對面那位,不覺得牽強”
宋延輝不肯放棄,紅著眼睛繼續游說,“局長,可今年4月5日,他們在首都鬧事”
趙局長不悅“顧孟昭去鬧了嗎”
宋延輝一愣,“那倒是沒有,他在大隊被監控改造呢。”
趙局長“文章是誰發表的”
宋延輝“曹、曹志德。”
趙局長看著他,語重心長道“宋延輝,咱們做公安的最重要的是講究事實證據,實事求是。”
這不正是人家薛明翊強調的么
顧孟昭寫詩有錯嗎私人寫詩,悼念敬愛的人,沒有反動言論,一點錯都沒
錯的是什么違規發表。
那么他發表了嗎他寫完埋在灰堆里,并沒有。
違規發表的是曹志德,曹志德也親口承認是他抄寫以后寄給報社,報社也有記錄可查。
所以,事情不就簡單了么
誰違規誰錯,誰錯誰擔責
要是隨便冤枉一個知青,還是一個比較有名氣的知青,那必然會引起其他知青的不滿,甚至由此惹出麻煩。
薛明翊原本說話語氣比較沉穩冷淡,并沒有什么煽動性,可他在軍事學校進修學習了演講課,如今話術突飛猛進。
他給趙局長分析形勢的時候,就帶有很大的說服力,擺事實,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就沒有不打動人的。
趙局長瞬間就接受他的說法,認為他說得對,這事關區公安局的聲譽,不能等省公安廳問責,他們應該秉公執法。
當然,也是薛明翊找對人,如果只是打動王隊長那個級別的沒用,因為他指揮不動宋延輝,也無權放人。
趙局長就可以。
宋延輝張口結舌,有一種自己要大干一場卻突然被人釜底抽薪的感覺。
趙局看著宋延輝,嚴肅道“宋延輝,我們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顧孟昭沒錯,你現在就帶人把他送回去,再把曹志德抓來。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宋延輝“是。”
趙局長完全秉公辦案,雖然對顧孟昭有利,卻沒有半點庇護。
宋延輝說不出什么。
趙局長催促他“宋延輝同志,不要耽誤時間,免得讓曹志德逍遙法外,盡快給他緝拿歸案。”
宋延輝不情愿地離去,雖然他可以不把王隊長當回事,可局長終歸是局長啊。
宋延輝叫上同事小邱,要連夜去大楊灣帶曹志德回來定罪。
這時候王隊長喊他,“宋延輝,正好幫我捎個朋友去大楊灣。”
說著他給宋延輝、小邱介紹薛明翊,“薛明翊,現役軍人,都是自家人。”
宋延輝對上薛明翊那雙窅黑深幽的眸子,心里情不自禁地打了個突,這男人不只是身高優勢,他身上那種收放自如的鋒芒更讓人感覺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