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倆孩子個性不同,發展不同,注定不能一直形影不離的。
小嶺被薛老婆子哭得也難受,他道“奶,那我沒那么厲害嘛。我也不能這么早讀大學。”
薛老婆子一把摟住他,“乖孫,咱可不這么早就讀大學,太累啦。奶舍不得。”
大軍是自己愛學習愛看書,小嶺又不是,要是逼著考大學,那不定得多辛苦呢。
薛老婆子以前要是遇到難受的事兒,頂多就是找老姊妹、妯娌們嘮叨一下,并不會去做什么。這一次卻不同以往,她不能不管大軍,又不想丟開小嶺,就開始想轍兒。
她跟顧老太太和三房老太太叨咕,一邊抹淚一邊讓她們幫忙想辦法。
顧老太太“這事兒也不難,把小嶺也轉到首都來讀書不就好了”
薛老婆子“戶口可沒那么容易轉呢。”
薛老婆子自己是從鄉下進城的,根深蒂固地認為農轉非比登天還難,如果不是薛明翊升職,那她是不可能跟著進城的。
現在薛明翊在省城,組織沒有轉他來首都,那他就來不了,他不來,她和小嶺咋來
三老太太“那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她們雖然都是要強能干的老太太,從來不會離不開男人和兒子孫子,可她們也能理解薛老婆子的心情。
這戀舊的人要和感情好的家人分開,就和小孩子斷奶離開媽媽的懷抱是一樣的,甚至更難分離。
倆老太太就給她出謀劃策,平時積累的人際關系是干啥的不就是關鍵時刻用用的嗎
她們建議把林蘇葉和倆孩子都轉到首都來。
薛明翊的戶口在省軍區,但是林蘇葉的戶口可以做文章啊。
林蘇葉本身在畫家圈就小有名氣,她不是出繪本、畫連環畫嗎她不是和首都兒童文學出版社有合作嗎讓出版社調她的檔案和戶口進京,在出版社或者中央美院掛個職務,她還做自己的事情,戶口和工作也能解決。
她的問題解決,那小嶺和莎莎也沒問題,跟著媽媽就可以過來。
至于薛老婆子更沒問題,她的戶口跟著孩子走完全說得通。
顧老太太“這不是什么大事兒,讓元珩給辦,他認識人多。”
仨老太太商量妥了就給京大的顧元珩打電話。
顧元珩接到電話以后順口就答應,給薛明翊家幫忙有什么好考慮的別說這么簡單的事兒,再麻煩他也幫。
對普通人來說調動工作很難,但是只要有本事讓用人單位接受,轉戶口就很容易。
林蘇葉有能力,出版過繪本。
小嶺本身就被部隊首長們盯著以后要他從軍的。
莎莎聰明伶俐,在省電臺是個講故事的小播音員,在省劇團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她還參演過劇團的話劇。只要她家愿意,首都劇團這邊很愿意接收她,就是小喇叭電臺都愿意請她做小播音員。
一家子只有薛明翊的戶口不好調動,除非組織調動他的工作,否則他只能待在原部隊。
薛老婆子頗為嫌棄,“就他拖我們后腿了。”
顧元珩答應了,卻敏感地抓到問題關鍵,“你們跟薛參和林姨商量過嗎”
他怎么聽著幾個老太太自己就把事兒給決定了呢
薛老婆子這才回過神來,自己沒跟兒子和媳婦說呢
她趕緊掛了電話給薛明翊和秦建民打電話。
他倆如今在首都軍區這邊開會,總結戰爭經驗教訓,也忙得很,幾天才回一次家。
接到薛老婆子電話,薛明翊和秦建民吃飯功夫回了一趟家。
一見面薛老婆子就把轉戶口的事兒說了。
薛明翊面色沉吟,“娘,十年之內我的工作不會有調動。”
軍區培養了他,不會在他有所成就的時候拱手讓給其他軍區。
薛老婆子“我不管,娘這么多年沒求過你什么,就這一次,娘求你,命令你,必須讓我們把戶口轉過來。”
薛明翊剛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