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
亡靈呼喚著,祈求著,像是抓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卑微又可憐的呼喚。
棕發的少女茫然的學著亡靈的動作抬起手。
然后,她看到了亡靈想要告訴她的一切。
。
五條悟之前查到的古籍里,記載著關于咒文和咒女的故事1。
身上背負咒文的浪人去和古籍的作者救助,然后,那位作者寫下了這樣的評價與文字。
「我那來自咒術盛世的平安京時代的祖上,曾經記載過這些文字,這不是人間的文字,而是來自地獄中怨靈的哀嚎,刻在活人身上的,必然是和戒名同等程度的詛咒。
那是怨靈必然會來索命的死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東西。」
我問他,你是不是殺過一個女人、身上沾染了她的血。
浪人說,他殺過很多女人,沾染了每個人的血,不過有一個記憶很深刻,她在死的時候,沒有哀嚎,反而一直在盯著我,她死了之后,我身上就出現了這種妖邪的東西,平日里甚至看到了女鬼的影子」
雖然五條悟說這本書的作者就知道胡編亂造,憑借著一兩個例子就瞎定義咒女的存在,但的確并不是完全不值得參考。
比如說怨靈。
。
咒術師越強,對詛咒的抗性就越高。
想要扭曲一個特級咒術師的靈魂這談何容易
打個比方,如果是狗卷用咒言來詛咒五條悟的靈魂,絕對會因為反噬而死,這就是實力差之間的直觀表現。
鶴見佐知子無意識詛咒了卯生、扭曲了卯生。
但那是她特殊體質帶來的天賦。
一生中有且僅此一次的、能夠無視實力和等級差距的詛咒。
但這種詛咒,并不是萬能的。
它像是一種許愿機,但超出規則和倫理之外的愿望,會被用惡意扭曲的方式實現。
佐知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不要死”的愿望,來得太遲。
在卯生死亡后才給予的詛咒,意味著施咒人提出了“死而復生”的要求而這違背了生死輪回的規律。
于是,詛咒曲解了佐知子的想法。
試圖玩弄生命的人,最終遭到了反噬。
卯生因為詛咒本能而失控,而想要挽回一切的佐知子崩潰的發現,她沒有力量再將自己孩子的靈魂變回原來的樣子,也沒辦法再讓他得到安息。
她最熱愛生命的孩子變成這樣樣子,她最溫柔的孩子變成了弒殺的怪物。
佐知子懊悔痛苦得幾乎無法呼吸,嘶啞的嗓音只能夠發出痛苦的喘息。
佐知子最終死于卯生之手。
而在死前的最后,佐知子壓上了自己的靈魂,用最后的力量詛咒了弱小的自己。
那就是卯生身上的咒文。
咒文是佐知子的鮮血所化,是佐知子自愿扭曲自身靈魂而化作的抑制力。
咒文,的確是一種詛咒。
但那不是對卯生的詛咒。
而是佐知子對自己的詛咒。
你做了什么啊。
女人質問著自己,她挽回了孩子的理性,然而卻不得不承認在那之后自己的孩子在蘇醒后會面對多么殘酷的內心拷問。
她一直陪在卯生身邊。
以扭曲的、咒文的存在形式,一直陪伴著。
佐知子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孩子。
卯生孤寂痛苦的五十年,卯生從未停止過的自責與自厭,她一直和她的孩子共同分擔著。
這或許就是咒文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形狀吧。
除了卯生后背的文字外,他胸前還有遍布兩側、意義不明的對稱圖案。
那也的確沒什么意義。
非要說的話,或許就只是一個可悲又無能為力的母親試圖擁抱自己孩子的意識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