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關索高喝一聲,右手忽地一抖,三尺雕翎箭電光般地射出,狠狠地命中了紅心,箭簇甚至穿透箭靶,硬生生地插在了樹干上。
“好厲害”鮑淑蕓看得激動不已,忍不住脫口稱贊起來。
“不僅準星了得,而且力量同樣驚人”鮑義也鼓掌稱贊道,“這等箭術,我可是前所未見”
這一箭確實用上了關索十成的力氣,幾乎讓他雙臂生疼,正在活動手臂的他,看到鮑義也來了,便立刻翻身下馬,親自迎上前來。
“關索,你托我打造的東西,我已經拿來了”鮑義一邊說,一邊將手里的一包東西遞給了關索。
關索聞言大喜,連忙打開包袱,只見里面是一對粗厚的鐵環,其中有一段極為扁平,隨著鐵環一起的,還有兩條結實的麻繩。這些東西質量都是上乘,看來鮑家莊準備的東西果然靠譜,什么年代都是有錢不愁啊。
想到這里,關索便感激地向鮑義拱手道“鮑義兄,這幾日有勞你為我的事到處奔走”
“我佩服你的孝心和勇氣,幫些小忙何足掛齒”鮑義拍著關索的肩膀笑道,他本就是性格豪爽之人,更欣賞關索這樣的血性男兒。
“二兄,你這準備的是什么呀”鮑淑蕓這時則好奇地問道,她倒是看不出這對鐵環能派什么用場。
“這個叫馬鐙,我現在便演示給你們看怎么用”關索說完,便立刻來到奔云身邊,開始搗鼓了起來。
馬鐙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騎馬人想要在馬上穩住身體不掉下來,全靠兩條腿死命夾住馬腹。這個方式十分考驗腿部力量,也相當累人,劉備當初那句“髀肉復生”,便是因為長期不騎馬,導致大腿上的肥肉全都長了回來。
起初關索也幾乎適應不了奔云的速度,花了整整一天才能駕馭這匹寶馬,而且雙腿長時間保持緊繃狀態,關索也會覺得異常疲憊。
沒有馬鐙的另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在于,騎馬人要么靠自己跳跨上馬背,要么就借助一些自備的踩踏物,例如鮑淑蕓以前想騎奔云的話,就會讓侍女們準備一個又粗又高的木樁,供她上馬和下馬,十分麻煩。
雖說關索還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跳上馬,但他既是穿越而來,終究覺得太費體力,何況山路崎嶇,跳跨上馬多有不便。因此他便請鮑義打造了兩個鐵質馬鐙,想來試一試效果。
漢末已經出現了高橋馬鞍,盡管仍未大規模普及,不過鮑凱身為南郡有名的富豪,倒是給愛女的良駒配備了高橋馬鞍,坐在上面也更為地舒適。只見關索在奔云馬鞍兩側的底部用劍各戳了一個小洞,然后用一根粗壯的麻繩,一頭系上馬鐙,一頭穿過小洞,都打上死結。
簡易馬鐙完成之后,關索雙手抓住鞍橋,左腳伸進鐵環,在深吸一口氣后,他左腿猛地發力一蹬,直接踩著馬鐙,跨上馬背,穩穩地騎在奔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