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孝順爹娘,就只能暗中進行。
方青青腦海中有原主的記憶,按照原主的想法可一點不想在正常范圍內多孝順爹娘,畢竟他們當初可是想要八兩銀子賣了她的。
在這一點上,方青青也知道,原主的爹娘做得不好。
沖喜小娘子說出去可太不好聽了,而且如果不是她的到來秀才郎身體沒有好轉,原主在黎家可是過不了好日子的。
原主的想法,并不代表著現在的方青青。
畢竟現在的方青青知道了書中的劇情,也知道了方家人其實也是疼愛這個幺女,只是那會兒家中情況實在是太不好了。
再加上后面方家發生的一系列慘劇,哪怕只有幾天的相處方家人各自有著小缺點。
但是總體上他們并不是惡人,方青青覺得他們不應該后面過得那么悲慘,所以現在也只是想法子對他們好一些。
聽到閨女的話劉氏就更加的推辭了,讓閨女將東西帶回去,怕她公婆只是表面大方要是心里有了成見。
以后啊,日子不好過的還是她閨女自己。
于是,方青青就詳細的解釋,將她之前想好的借口和盤托出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將一切推到秀才郎身上就可以了。
反正在她的言說之下,公婆相公都對她十分的滿意,好的不得了。
是她旺夫給老黎家帶來了好運,秀才郎醒了而且身子骨明顯好轉,現在有所回報對岳父岳母好一些不是應該的嗎
方青青就細細的講述了,這段時間老黎家的情況。
其實道理方老頭劉氏也明白,哪怕說黎家是紅橋村的富戶,也只是堪堪比村子里一些人家日子好一些。
供養一個讀書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就是黎三郎中了秀才之后讀書才不那么的費錢了,老黎家人過日子才不再像以前那么的節衣縮食了。
而且現在聽閨女的意思三郎考中的那可是廩生,不但不用交束脩了,而且每個月還有錢拿呢。
三郎還在在縣城里幫人抄書,可以賺點小錢
劉氏不勝唏噓,真好,她沒有害了親閨女真是太好了。
看來三郎不但有前程,而且黎家人他和黎老頭黎老太婆目前看起來都蠻喜歡青青的,這樣劉氏就放心了。
想要盡一份孝心而已,但是吧介于還沒有分家還有兩位兄嫂,想要貼補媳婦娘家這種事就只能是偷偷地來了。
劉氏當然也明白了,家里兒女多哪怕是真的有所偏心,這幾個兒子之間就應該是一碗水端平的。
要不然,兄弟不齊心,這個家遲早會散的。
她這話音剛落,然后又聽得她閨女說道
“對對對,爹、娘,所以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白面還有雞蛋。”
天天吃肉肯定是不現實的,像她爹現在的情況,每天吃一兩個雞蛋補充一下營養還是可以的。
然后劉氏又看到她閨女居然還拿出一匹布,一下子氣都不順了。
一邊撫著胸口,劉氏手指頭顫抖的指著這敗家孩子,半天說不出話來。
說她是個孩子還真就只是一個孩子,這都嫁人了咋辦的事都跟小孩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