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她在縣城曾經幫助過一位老婦人,是那位大娘感激她所以將做豆腐豆干的法子教給了她。
對于方青青的話,老黎家的人深信不疑,她本來就是一個有福運的人。
做好事有好報,這不是最正常不過的
第二天的時候輪到的是黎二郎一家去縣城做買賣,不過因為這次多加了豆干也是為了知道別人對于這個新樣東西的反應。
所以,黎大嫂也跟著一起去了。
因為豆干是一個新鮮玩意,大部分人沒吃過甚至是沒見過,當然不會輕易嘗試去買。
于是方青青就出了一個主意,反正也是要賣煎餅果子,爐子鍋什么的都有。
方青青就教黎大嫂,直接將豆干切成小塊現場炒了一碗,然后請大家品嘗。
嘗到了滋味,眾人就愿意花錢去買了。
這個主意一說出來,黎母又是連連的夸贊“青青就是聰明,這么好的法子也能想得出來。”
方青青回以羞澀一笑“娘,都是您教導有方。”
然后黎母就昂首挺胸,也跟著笑,婆媳倆的商業互動親切而又友好。
惹得老黎家另外兩個兒媳婦羨慕妒忌恨,卻也是無可奈何,她們都比不上方青青小嘴甜會說話討人喜歡啊。
方青青一早就告訴大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所以黎大嫂大方的準備了滿滿一碗的炒豆干就擱在那里請路過的人品嘗。
免得的東西,而且聞著就香,當然會有人吃了。
吃過之后嘛,這么好吃的東西一大塊也就一文錢,縣城里大部分百姓都是買得起的。
“哎呀,味道不錯,給我來四塊豆干一塊豆腐吧。豆腐要嫩一些的,豆干炒菜豆腐我拿回去煮湯。”當即就有一位婦人嚷嚷著。
黎二郎利索的接過碗,裝了豆腐和豆干遞過去,而黎二嫂則是負責收錢。
老黎家在縣城的這個活豆腐還有煎餅也賣了一段時間了,眾人也都知道,如果自己拿碗過來買絕對是有好處的。
這家人做生意大氣,哪怕你拿來的碗很大,豆漿也會給你裝滿一整碗。
所以熟客都知道,這邊賣豆腐煎餅的做生意實在,每每也是自己拿了碗過來裝的。
雖然豆干看著是比豆腐小一點還賣的貴一些,耐不住味道是真的好啊,買回去當下飯菜那是可口極了。
所以這豆干推出之后不但沒有影響豆腐豆漿的生意,而且一天下來回去算賬的時候,老黎家的人就發現他們賺得比之前多了兩百文。
這可不是小數,長期以往可以積攢在手上的錢錢又可以增加了,一時間全家人都很激動。
臘八節的前一天,黎大郎照例推車去縣城。
這一次卻不是去做小買賣,而是要接黎三郎回家的。
黎三郎這次是要放年假可以一直在家里住到年后才回學館的,差不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可以待在家里呢。
這不就等于現代社會學校里面的寒假嗎
一想到此,方青青就有些興奮,主要是這一次終于可以好好的和秀才郎相處一段時間培養夫妻感情了。
本來她就只是沖喜新娘,一般這樣的身份在婆家住著都是尷尬的。
然后新婚不久,相公就去縣城讀書了,一個月才回來一次。
這樣的新婚夫妻陌生極了,長期以往根本就產生不出來深厚的夫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