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同窗雖然也中了秀才,卻只是堪堪掛在末尾,才學不足以進入府學念書。
所以跟黎三郎一起喝茶的時候,就特意跟他打聽,府學里面的種種情況。
甚至問了黎三郎,府學的學官一般都會講哪些內容,還讓他當場背誦幾篇府學那邊優秀的文章來給幾個依舊在縣學打拼的舊日同窗聽聽。
這些也都不是什么秘密,雖然幾個人做同窗的時間不算特別久,黎三郎倒也老老實實的都講了。
就像那位幫他捎信的同窗,為什么會這么熱情
每次黎三郎給家里人寫信的時候,其實也會順帶給他同窗也寫一封,把近期學官講課的主題以及最近看了什么書做了什么文章都老實相告的。
府學的學官學識當然是要比縣學的先生強,靠著黎三郎的幫助,同窗現在在縣學里可出風頭了。
雖然現在是在家里休假,黎三郎卻也不可能真正的就放松了,特別是這快要考試的緊張時刻。
哪怕沒有到頭懸梁錐刺股這么緊張的時刻,黎三郎也照舊是每日里沉浸在書本里。
每日早起先背書一個時辰,每日里上午下午還要各做兩篇文章,同時也會抄書練字。
而方青青甚至最近都沒有去找老大夫討教,都是自己在家里學習,主要也是為了陪伴照顧自己相公。
兩個人一起讀書效率高一些,黎三郎也會教方青青許多。
還有積分獎勵呢,對方青青來說,這是雙贏的好事她當然喜歡了。
在他們的帶動之下,家里的幾個孩子進步也都很大,不僅可以磕磕絆絆的看完一本書了。
并且捏著棍子在沙盤上寫字也有點模樣了,黎三郎十分的欣慰,還打算去縣城給他們買筆墨紙硯等等文具。
卻是方青青攔住了他,只說讓他專心在家里復習,這些瑣事家里人辦了就行。
實際上,是因為方青青早就在商城里購買了好幾套特價的文具,拿出來給家里人用也可以省下一些銅錢啊。
連著十天跟著公婆男人一起下地干活,黎大嫂黎二嫂也都累得夠嗆。
不過也還好,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總算是大部分的活都忙完了。
于是兩個人合計著,打算繼續去縣城里擺面攤,畢竟對這二人來說這事情比較重要。
別說方青青心心念念,其實黎大嫂也很想在縣城里開一家面館的。
再說了她們的面攤生意好已經有了部分的熟客,這要是停的時間太長了,再回去擺攤生意就不是那么的好做了。
方青青也想跟著一起去看看,能不能再發展一下其他的生意,農忙還好。
等到農閑的時候就會發現,家里孩子都大了也不好,一個個吃干飯的純屬浪費公婆肯定都要心疼的。
黎三郎打算跟著一起去,他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這幾日里都是在屋子里苦讀。
出去轉轉當作是散心,再則關心家里的面攤,正好也觀察一下縣城里面百姓們的生活。
黎三郎心里有數,科舉考試的前面幾場可能還都只是考書本內容,但是到了后面時政方面的知識也很重要。
特別是,他是一心想要考中以后求官的,既然如此關心民生也是他這幾年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