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三郎回府學之后,正好有同窗問他晚上干什么去了。
他與這位同窗關系不錯,就一五一十的將家里小媳婦來陪他考試的事情給講了出來。
那個同窗其實是本地人,家里條件不錯有寬敞的大宅院,實在是今年就要考試了他覺得住在府學里有更多的時間學習。
因此也申請了住宿,果然是如此,住在府學可以更多的得到學官和夫子的指點。
而且還可以和同窗們一起交流學問,特別是像黎三郎這種功課好的,學子們大都喜歡與他交往。
黎三郎也不藏私,不像是有些功課好的,生怕別人問問題耽誤了他看書的時間。
而黎三郎則是,只要有同窗想問問題,都會詳盡的解答。
雖然面上一貫還是那種冷淡的樣子,實則是外冷內熱,同窗們都認定了他是一個心腸軟的大好人。
特別是這個跟他住在同一宿舍的,就著便利,可以說是多學了不少的知識。
前幾天學官可是私下里抄寫了一份上屆鄉試的試題以及前三甲的文章給黎三郎,這種單獨開小灶給他講課的事情都不止發生一次了。
府學的學子們也大部分都是服氣的,實在是那人太過優秀別人就只能仰望妒忌了。
黎三郎到府學來讀書也沒超過一年,可是這一年里所有的小考,他拿到的都是同級生里面的第一名
因為住在一個宿舍里的,結果黎三郎不吝嗇的把文章與同窗分享了,連同學官的講解也都據實問告。
同窗心里十分感激,正想著要如何報答。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大的,這可不是給錢就能辦到的事情。
而他不想過于欠了黎同窗的人情,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有來有往才能更長久。
黎三郎正講著他媳婦來到省城了可是一個人住客棧不方便單獨在外面租房子他又不放心,正在想著辦法。
同窗一聽,心里馬上就有了主意。
“我那個院子就我婆娘一個人住著,倒也寬敞,還有幾間空房間。要不,就讓弟妹去我家里住幾天”
黎三郎比他小,所以這位同窗直接說是弟妹。
本來嘛,黎三郎考上秀才的年歲就小,又趕巧碰到第二年就有秋闈。
他今年可是才滿十六歲,這次要真的能考中,大概會是本省最年輕的舉人老爺了吧
黎三郎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又說要給銀錢,同窗當然不要了,只說他們之間的交情如果什么都要論錢真是羞辱了友誼。
而且那房間本來就是空置在那里的,平日里也沒人住,要是弟妹愿意去住幾天還可以給他的屋子增添幾分生活的氣息。
黎三郎只能作罷,不過暗中打算著下一次去書鋪看到合適的筆墨紙硯必定要買一份送給同窗的。
這位同窗姓周,表字健安,與黎三郎閑聊完了之后兩個人有各自拿著書本看了半個時辰才熄了燈上床睡覺的。
第二天兩個人到學官面前說明情況,很順利的請到半天假,黎三郎先去客棧接媳婦。
周健安則是先回去說明情況,幸好他婆娘勤快空置的房間也經常收拾打掃,這會兒只需要打開門窗通風透氣就行了。
因為是住在客棧,方青青始終不太放心,倒是一早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