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癉
“這哪能怪你,”黎老頭嘆息,“誰都知道讀書好,可是也要人讀的進去啊。”
說到這,功勞又要歸到老三媳婦頭上了。
三郎的本事大家都是知道的,不但中舉了還考了第一名,可是他當初教幾個孩子沒什么成效。
老三媳婦自己也只是剛剛開始學,可是她卻有本事讓大牛二牛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有福之人的能耐
就連黎大郎黎二郎也都跟著連連點頭“就是,老三,你那是有本事會讀書。”
瞧瞧老三現在的成績,那可是縣太爺都夸獎,上一次跟親家梁老爺見面的時候人說了縣城里的大戶人家也都在夸老三呢。
“咱那幾個娃,也不指望他們以后讀書考科舉,只是就像他三嬸說的讀書明理以后多一條路子也就行了。”
黎老頭非常高興,他有三個好兒子啊。
老大老二雖然沒有老三的出息,可是他們老實本分能收守得住本心,兄弟有愛一家人和美這才是最好的。
于是在方青青提議了之后,黎老頭石氏一致通過,決定將家里的四個男孩子全部送到私塾去。
雖然黎大郎黎二郎覺得自己兒子沒有老三那么聰明,不想著以后去考官,哪怕能多認識一些字或者學會了算數。
以后可以去當賬房先生,可以當掌柜的,不都比在鄉下種地強
倒是黎大嫂黎二嫂心里的念頭多一些,誰說孩子們不聰明不會學習了,以前是沒機會啊。
青青不是說了,幾個孩子都很有靈性的嗎
也許可能,以后她們不止是可以做大官的嫂子,能成為官老爺的親娘豈不是更好
以前還以為只有三郎出息了以后靠著他提攜,但凡自己的孩子也有希望,肯定是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啊。
這一刻,倆妯娌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老三媳婦就是她們的福星,以后要對青青好一些,家里的活絕對都不讓她干了。
至于說打探私塾書院的事情,肯定是需要黎三郎去做了,而且現在他頂著舉人的名頭行事更為方便。
雖然大毛二毛他們也算是跟著方青青學習了一段時間,只怕是比著剛剛啟蒙的孩子也只是稍微強一點點。
在村里還好,直接進私塾,老先生肯定愿意收他們的。
但一家人都到了縣城居住,不可能再退化的把孩子送回鄉下讀書啊,縣城里的那些書院就不知道招生情況如何了。
這一點都不需要黎三郎出面,相反,縣城的情況梁俊杰可能比他們都會熟悉許多。
也是忽然想到了這一層,石氏打算去找梁太太嘮嘮嗑,正好也可以說一下年禮的事情。
兩家畢竟已經是正式定親了,這過年過節的也需要走動起來的。
在他們心中,需要去讀書的肯定是四個男孩子了,只有方青青看著被孤立在一旁的妞妞心里很不起勁。
可她知道,這是時代的通性,她無法改變什么。
也無力去改變,她來到這個時空,只能努力適應小范圍的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準罷了。
多了
對不起,她也只是普通人,也就多了系統的金手指。
其他的,諸如改革之類的,她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