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于這個新年,方青青是十分珍惜的。
這也是她來到古代的第二個新年了,無論是黎家還是方家日子都越過越好了,黎修平的未來可期。
關鍵是,他的身體好了,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膽的了。
現在給他喝靈泉水只是為了強身健體不再是保命,對于方青青來說,心情自然更是不同了。
而這一次過年,石氏也非常的大方,腌臘肉灌臘腸的準備了許多干貨。
都是打算明年老三夫婦進京讓他們帶過去的,反正到時候青青可以自己下廚,多給他們準備一些好吃的帶過去也能少花一些錢。
京城啊,光是聽著,就知道那地方買菜很貴。
甚至于,石氏看著前幾天老頭子才和大朗回村里拉回來的一車米,沉思。
方青青一臉的驚恐“娘,你不會是想讓我們帶米去京城吧”
準備干糧可以理解,帶米油去,這算什么騷操作
方青青準備好好的跟婆婆普及一下,這么重的東西帶過去可能路上的花費,比一包米本身還要多呢。
不過對于婆婆的心意方青青還是非常感動的,特意在商城里購買了顏色稍微好一點的料子比較正的布匹,拿出來給公婆還有小妹過年裁剪新衣服。
就說是三郎在省城那邊的同窗幫著買的捎帶回來的,這么好看的布料他們縣城可是沒有的。
“娘,這可是我們在縣城過的第一個新年也是為了慶祝三郎哥哥當上舉人老爺了,過年肯定是要穿新衣服的。”
她沒有這個本事,布料是可以拿出來,這裁剪的功夫嘛就要靠小妹了。
而且小妹已經定親了也要打扮一番的,所以二老黎修平黎小妹都有,不過這一次方青青就沒有打算再分給黎大郎黎二郎那兩家了。
她不是圣人,不可能每一次都把婆家的所有人都照顧到,大家顧好小家就要靠各人自己的本事了。
對于這一點,石氏也沒有多說什么,三郎以前讀書是靠著兩個哥哥供養以后報答也是應該的。
但是三郎媳婦已經做了很多,沒必要要求她一直顧著兩個嫂子還有侄子的,這個孩子說來說去還是心太善了。
瞧瞧,這么好看的料子,怎么還就要給他們兩個老的做衣裳
石氏嘴里嫌棄著,心里樂滋滋的。
她在縣城也認識了幾個小姐妹,還有過年肯定也要回鄉拜年,到時候可以好好地炫耀一番了。
因為這是第一次在縣城的新房子里過年,肯定是要大掃除,而且是里里外外的全部清掃那種。
可不是只是掃地而已要將門窗戶扇都清洗的一塵不染,包括家里的各個角落都不能有灰塵,這才叫做除舊迎新。
黎小妹手頭不停,石氏也在幫她的忙;
而黎大嫂他們今年也都攢到了一些私房錢,一算計,也讓家里的男人去買了布料回來。
最起碼,一人一套新衣裳,即便比不上爹娘的好看買匹棉布回來還是做得到的。
鋪子要做到臘月二十以后才歇業的,之后黎大嫂黎二嫂就加快手里的動作,一定要趕在除夕夜之前將她們兩個小家家人的新衣裳都給做好的。
而書院那邊放假要早一些,讀書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于是在孩子們放假之后方青青又接手了之前教導他們的工作。
方青青先是考了幾個侄子的功課,發現就連最小以前最坐不住的四毛都已經將三字經背全了,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