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年二十八,布莊老板不得不關了鋪子準備回去過年了,還積壓了好幾匹布沒賣出去。
現在馬上要換春裝店里要進新貨了,必須要騰出地方來,所以老板才忍痛在正式開業之前將這些布便宜處理掉。
方青青知道這會兒的人對過年都是非常看重的,吃食鋪子還好,像是布莊這些的一般都要等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張的。
所以只是在布莊里轉了一圈,已經大致猜到了老板的想法做法。
不過看著這么多人,實際上都是看熱鬧的,老板吆喝了半天還一匹布都沒有賣出去呢。
方青青上前看了一下,純棉布,摸著手感還不錯的。
只是年后馬上就要換春裝了現在買回去肯定是太厚了,所以哪怕是價錢便宜了一半依舊是沒有人心動。
方青青卻是想起來,她空間里還有一批棉花,不正好可以把這些布買回去做棉衣棉被什么的嗎
家里除了她相公蓋的是新被子看著厚實暖和一些,其他人嘛,特別是公公婆婆棉布都已經是用了好多年的。
里面的棉絮大概也是已經破爛不堪了,雖然去年的時候地里也產出了棉花,黎老頭可舍不得自己用。
全部讓黎大郎拿出去換銅錢了,留著一點,也只是給黎三郎做新棉衣的。
這就是父母心啊,包括他的兄嫂,也全都一心一意的對他好。
而黎修平過得好了系統給她的獎勵也多了從而可以兌換到更多的好東西,方青青也是高興,并且愿意對黎家人好一點的。
方青青大手一揮,把所有特價的棉布都給買下來了,她還可以自己拿出來一些以及棉花。
這樣家里人都可以換新棉被了,不僅如此,付款的時候方青青還順便給自家的鋪子打廣告了。
“掌柜的,我家有一個鋪子做吃食的,有空的時候可以去看看。”
告訴他,就在靠近縣學那邊的那條街上,黎家面館了。
今天已經開張了,去了就可以看到。
掌柜一聽,樂了,“黎家面館小娘子是舉人老爺的家里人”
方青青一怔,忽然也就是意識到,黎修平已經是面館的活招牌了。
最年輕又是本縣唯一的舉人老爺,那是他家的面館,只這一條就會吸引人去了。
難怪過年盤賬的時候,方青青就發現下半年鋪子里的生意比上半年更好,婆婆一高興過年給每個人的壓歲錢還比從前都要多了。
不但那幾個孩子,就連黎三郎和她都有,甚至于婆婆還私下里給了方青青三十兩銀子。
本來方青青推辭不要的。
雖然鋪子賺了一些錢,可是這一年買房子買鋪子家里的開銷也大,而且大房二房的人才是鋪子的主要勞動力也都分錢了。
方青青猜測著,這銀子如果她收下了,婆婆手里大概沒剩下多少了吧
“到了京城之后,想要吃點什么買點什么,手上沒錢怎么能行呢那就拿著吧。”
石氏雖然還是一臉心痛的樣子,卻是直接把銀子用紅包包好全部塞到方青青手里。
甚至是頭往旁邊一扭,來個眼不見為凈。
嘆了口氣,又說道“三郎非要說官府出路費,他抄書也能掙錢,我還不知道他你們啊,就是怕家里沒錢花了,寧愿自己在外面省一點。
我以前都不懂,也是梁太太還有其他幾位太太告訴我的,三郎是舉人老爺了。
以后呢,還要當官,肯定要和人出去應酬喝酒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