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紅橋村,附近好幾個村子的人都把家中的孩童送過來讀書了,哪怕以后不能去考官能夠寫出來自己的名字出門不會被拍花子抓走了也比以前強啊。
本來還只是黎修平拿出那些租子的銅錢,加上附近大戶們的投誠,可是在黎修平中了狀元之后。
紅橋學館再一次在整個安順縣出名了,不僅有兩位學識豐富只是運氣不佳的落第秀才主動過來當了先生。
更有好多位鄉紳富豪捐款捐物的,學館里的學生可以更好地安心讀書了。
知道黎老頭要進京去找他們家老三,許多村民主動送了糧食干貨過來,讓他們一定也幫忙帶去給黎狀元食用。
都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黎老頭不好拒絕,所以行李才會整出那么多啊。
除此之外,第二高興的自然是作為姻親的同在紅橋村的方家人了。
就是于大夫也很高興,撫著花白的胡須哈哈大笑。
雖然他和狀元娘子沒有正式師徒的名分,但好歹也教過她一段時間,而方青青是個好性情的小娘子。
這一次可也托人送了禮物給老大夫呢,除了一支年份不短的人參還有一本手抄的醫書,里面記載的好些方子于大夫聞所未聞。
仔細研讀醫書之后,于大夫卻發現,這里面的方子都極妙。
那些君臣佐使,以前是他面對有些病癥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
明明就是一些普通的藥材,可是換一種搭配方式,能夠診治的病癥卻又不一樣了。
這一刻,于大夫終于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實力和運氣都是不同卻無法去比較的。
就像是方青青在書信中告訴老大夫的,這本書是她無意中在一個舊書攤上找到的,其實對于她來說只是托詞。
是從商城里面購買,然后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方青青在空間里抄寫然后拿出來的。
然后現在于大夫就非常的羨慕了。
能夠遇到這么一本書是運氣好,能夠全部讀通而且還可以舉一反三,這則是青青女郎的天賦了。
在這一點上,他家的子孫都是比不上的。
然后于大夫有非常的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讓孫女與方家的大孫子定親了。
方青青托人送回來的家書中還詢問了爹娘關于大牛和于家小娘子的親事,捎帶了禮物回來。
不止是方家,于大夫也希望倆人可以快一點成親。
到時候他和方青青也可以算是親戚了,有疑難病癥,彼此之間更可以正大光明的交流探討。
因為高興,黎老頭難得這么好的興致,說了好大的一通話。
等他說夠了,旁邊黎大郎才能插話,就問他娘
“娘,京城這邊熱鬧嗎老三中了狀元是不是很多人上門來說恭喜啊”
“那可不,舉人老爺也就我們那里稀罕,京城里好多呢。狀元卻是不一樣了,這一次考試的第一名,被皇上親自召見了呢。”石氏喜滋滋的說著。
眉眼之間,全部是喜色,說起這個她比黎老頭的話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