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里方青青就知道,肯定不要七百八十兩,牙人從中間沒落好處她就不信這個邪了。
聽了老大的話,石氏眼皮都沒抬一下,這大兒子哪兒哪兒都像他爹。
小氣巴拉的性子如出一轍,況且要做吃食買賣掌勺的肯定是老大媳婦。
而家里的大事,她覺得青青的意見很重要,不過為了顯得公平石氏讓每個人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哪怕黎大嫂黎二嫂不管家里的賬目,但是婆婆手里捏著多少錢大致也都猜得出來,別說買只怕租鋪子都不太可能。
“做吃食的鋪子,后廚整潔十分的重要,可是那個最便宜的鋪子光坐著客人都顯得擁擠灶臺可就沒地方搭了。”
京城這里可是寸土寸金,并不能夠在屋子旁邊再開個小間做廚房,所以方青青和黎二郎一樣的意見排除了那個七百八十兩的。
而那間四千八百兩的鋪子,別說是黎二郎,作為掌勺人的黎大嫂也很是心儀。
位置好,距離他們現在住的地方不遠,而距離京城最熱鬧的坊市大街也很近。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關鍵是,之前那家鋪子是開酒樓的。
如果租下那間鋪子,也不需要大肆的修整,家里這么多人一起去忙活幾天。
然后鋪子就可以開張了,而且還都打算好了,黎大嫂掌勺黎二嫂打雜幫忙。
黎二郎負責采買,黎大郎暫且做跑堂的,黎小妹妞妞還有石氏都可以去幫忙。
那個鋪子就寬敞許多了,有上下兩層樓后面還帶一個院子,存放食材方便而且晚上也可以住人。
當然了,如果是這間鋪子,買下來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連帶租金黎二郎都問清楚了,一個月五十五兩銀子。
“你說多少”石氏以為自己聽錯了。
“娘,一個月的租金是五十五兩銀子,不過東家說租的話必須一次性交一年的房租。”
那就是六百六十兩,這個算數黎二郎是不會的,還是方青青幫他算出來的。
“老二,你是不是被人家騙了我們這個院子一年的租金也才四十五兩,你說那個鋪子一個月五十五兩”
“娘,不是這么算的,鋪子本來就比光是住家的院子貴。而且那個鋪子大啊,后面的院子就有我們住的這個這么大了。”
黎老頭倒吸一口涼氣,馬上就同意了黎大郎的話
“我覺得另外那家便宜點的鋪子挺好的,小就小點唄,我們本來也是從小生意做起。”
說著,還去敲打黎二郎“你別在這里起幺蛾子,你知道一個月五十五兩銀子等于多少米多少油多少白面嗎只是開個賣吃食的鋪子,一個月還不一定能賺到這么多錢呢。”
黎老頭這是拿自家在縣城的那個鋪子作比較,對他而言,一個月需要付出去超過十兩銀子都算是太貴了。
這樣的生意,根本就不值得去做。
說起來,這個家里廚藝最好的是黎大嫂,可是方青青一向認為頭腦最靈活適合在外面行走的是黎二郎。
所以,她直接問道“二哥,那個鋪子不一定就值那么多錢,說不定是東家看我們是外鄉人。故意抬高了價錢,欺負人呢。”
在這一點上,方青青認同黎二郎的觀點。
他們家是打算長期在京城住下來的,鋪子也會長長久久的開下去,選一個合適的心儀的地方實在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