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是沒有改變主意”
安王爺看著面前的年輕人,眼里的欣賞怎么也掩飾不住。
自家閨女眼光還是好的,只可惜了,這小子骨頭太硬。
“王爺,也許我一輩子只能在翰林院當一個小編撰或者以后外向當更小的官吏,無論如何我們一家人完完整整的會一直在一起。”
黎修平對安王爺拱拱手,繼續不卑不亢的說道
“對我們家里人來說,榮華富貴固然是重要的,可是我爹娘總教我做人不能讓別人戳脊梁骨。”
拋棄糟糠妻,那是最下等的男人才會做的事情。
事到如今,看來了之后安王爺就不覺得這小子是故意頂撞他。
臭小子不想娶,他閨女還不樂意嫁呢。
不過擺正心態之后重新再審核眼前的小郎君,安王爺卻也想稱贊一句
好小子
“黎大人志氣高。”安王爺對著黎修平豎起了大拇指,說話的時候臉上也是笑瞇瞇的。
反倒是讓黎修平心里發懵,還以為是安王爺又在憋什么大招要對他使壞。
不過黎修平卻是不怕的,最壞的也不過是辭官不做,回鄉去做一個教書先生也挺好的。
再則,他對當今天子有信心。
今上是一個圣明的君主,黎修平也相信他一個懂得識千里馬的伯樂。
本來就交淺言深,黎修平對安王爺的觀感并不是那么的友好。
而安王爺自詡長輩也不會去對一名晚輩低頭,索性,兩個人默默地對坐著喝了一杯茶。
然后,黎修平就跟安王爺告辭了。
安王府的管事派了馬車送黎修平回去的,既然已經出來了他肯定不會再返回翰林院的,索性在點心鋪子買了一些干果點心帶回去。
也難怪他娘更喜歡他媳婦,以前他都不知道,爹娘那么一大把年紀其實也喜歡吃甜食的。
這一次發了俸祿,祿米是爹帶著大哥用板車拉回去的,銀兩石氏一文錢都沒留全部給了三兒子。
理由很簡單啊,黎三郎現在可是當官的,哪里不需要出席應酬的場合
身邊不帶一些錢,出門在外根本就不方便。
還是黎修平拼命地拒絕,要不然石氏都寧愿多給他十兩。
但實際上娘給他的那幾兩銀子黎修平一直都貼身收藏著并沒有花,這買干果點心的銅錢依舊是他抄書所得。
并且,隨著黎修平中了狀元進了翰林院抄書的價錢也跟著水漲船高,他現在一個月基本上只抄寫一本。
那一本就是精品,好幾家書鋪搶破了頭,給他出到了五兩的高價。
五兩銀子,那可等于是五千文錢啊。
當然了,這些干果點心都是照著方青青的喜好買的。
但是黎修平不是個不通人情世故的,知道不可能只給小媳婦一個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