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事一貫如此,非常的有魄力,前個兒才寫了信托人送回去。
這邊因為準備著義診,黎二郎看縣衙一下子就從幾個藥鋪購買了許多的藥材,馬上就決定明天出發回老家。
初六,黎二郎起了一個大早,準備出門。
于是黎老頭石氏趕緊的準備了一些家里過年剩下的東西,想讓黎二郎帶回去;
黎大嫂則是一大早的起來給他做了饅頭包子路上當干糧,還煎了幾個肉餅。
“老二啊,回去之后去看看你的老舅,幫娘解釋一番。等下次娘回去了,再去他們家看看。”
石氏娘家還有一個哥哥在,因為各種原因,兩家關系并不算好。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兩家來往的少。
也不知道咋回事,這出門了,居然還有點想他們
“這天氣大概能放兩三天,路上加熱了就能吃。不過到了宿頭住店的話,還是要吃些熱食才好。”
“二哥,我給你準備了一些常用藥,你們在路上要小心一些。”
黎二郎并不是自己一個人回去,帶著二毛,而大毛則是留在食鋪里繼續當賬房。
家里人的叮囑,黎二郎和二毛都認真地聽了,然后就揮手和家人道別了。
而今天方青青也起得很早,要去城外給人看病。
她是和黎修平還有大毛三毛四毛一起過去的,就連黎小妹都帶著打下手。
留妞妞在家里陪著奶奶和娘,家里也有許多事要做的。
方青青還以為他們來的夠早,結果發現到的時候,已經有許多人在醫棚外排隊等著看診了。
不過排隊的這些人中,婦人并不多,常見的女性也就老人和小孩。
年輕的婦人還有小娘子,幾乎是沒有。
哪怕早在一開始,方青青就已經預料到這話情況。
此刻,看到真實的現狀還是忍不住心痛。
在這樣的時代,難不成大部分的女人生病了都不會去看大夫,就只能空熬著等病好。
或者,等,死
想到這里,方青青打了一個寒顫,愈發堅定了學醫的信念。
她不僅僅是要自己學、學得好,還爭取將所學到的醫術盡可能多的傳播出去。
黎修平到了地方之后,首先是去和縣衙的人匯合,他這次打算出的是公差。
因為實際情況,于是干脆聯合保安堂的人一起,說服了知縣大人。
于是就特意派人在排隊的百姓中去宣傳游說,等到又過了一刻鐘,方青青就看到在她的醫棚前面排隊的大部分都是婦人了。
只是原本排了老長的隊伍,結果那些女人看到醫棚中坐著的居然是一個小娘子,個個瞪大了眼睛。
“這,這是咋回事”
“大夫呢,這里咋沒有大夫”
“不是說這個醫棚看病的是女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