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工作啊,包吃包住發錢,關鍵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哎,種田了一輩子又有一門木工活手藝,以前那可是十里八鄉人稱贊羨慕的對象。
可是現在,黎老頭發現三郎那可是比他出息了一百倍一千倍不止
新宅院黎修平沒有去過,他只是知道地名,奈何他們可是對京城并不是每個角落都熟悉的。
而且以后身份不一樣了,也不可能每次都走路步行上職下職的。
像是這一回,就是在車行那邊請了一輛馬車,幾個人一起坐車過去。
于是方青青就問道“三郎哥哥,咱家是不是也要買輛馬車啊以后出門方便一些。”
話說,以前在安順縣他們還是有車的,最開始是板車后來家里有了牛車。
但是自打到了京城之后,基本上都是出門靠著雙腳走路了。
也是來到古代之后,方青青發現人的潛力真都是無窮盡的。
像是最開始住在村子里的時候,每次進縣城來回都要走兩個時辰,那可等于四個小時。
她每次走過去走回來,偏偏每次都沒覺得累。
哎,真可是一個大進步啊,要知道上輩子的她出門要么打車要么坐公汽什么時候走過這么多路
黎修平點頭,“嗯,是該買了。”
以后,他還會給“黎府”添置管事下人,讓爹娘兄嫂特別是青青每日里都可以不要那么累。
黎老頭就沒想那么多,只關心一個最實際的問題“買輛馬車得要多少錢啊”
方青青自然不打無準備的仗,她之前在車行的時候已經打聽過,所以才會提出這個問題的。
“剛才車行的人說,馬和車是分開的,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價錢。中等的話,加起來馬車一共大概需要一百兩。”
把石氏給嚇住了“這么貴”
要知道他們在縣城買一個宅院,也沒花到一百兩呢。
可隨后又想起來了,如果想要在京城買一個宅院,幾百幾千兩都不夠呢。
這樣一比起來,又發現,其實他們家還是好窮好窮的。
石氏摸著三毛四毛的腦袋一臉慈愛的說著
“你們要好好讀書快點去考官,這樣的話你們和小叔一起三個人當官,每個月的月銀加起來我們家就可以去買馬車了。”
三毛四毛,不,黎文成黎文知都給嚇到了。
原來,他們努力讀書考官的目的,是為了掙月銀給家里買馬車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三叔目標可比他們高多了。
房子車子還有給夫人的誥命,黎修平想著,他都會努力去掙的
因為升了官朝廷賜給黎修平的這個府邸是新修繕的宅院,青瓦紅墻看起來很是氣派,特別是兩扇深紅色威嚴的大門。
遠遠的望著,就有一種別樣的氣勢。
------題外話------
今天的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