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天幾乎是要塌下來了,石氏甚至想著如果老三活不了大概她也活不下去了。
一切,都是在青青進門之后開始改變的,三郎的身體好了可以去參加秋闈而后一路高中。
及至今日,石氏幾乎快要想不起來當初全家人填不飽肚子是一種怎么樣的場景了。
是,三郎苦讀這么多年才考中了官,大朗二郎這些年也都是不容易是好孩子。
可是在石氏心中,老黎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一切都還多虧了青青啊。
然后全部黎家人都知道了,已經當了官的老三十分的念舊情,甚至要重新隆重的娶方家小娘子一次。
沒人覺得黎三郎這么做有什么不對勁的,反倒是一個勁的夸他重情重義。
甚至黎大嫂黎二嫂心里也在打著小算盤,老三之后是小妹,再之后他們的兒子也可以開始相看了。
而且,現在家里面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樣子啦,那她們挑兒媳婦的標準是不是也可以稍微提高一些
“哎呀,只剩下一個多月,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石氏說著,臉上的笑容卻是如何也掩飾不了的。
“不會的,娘,三哥的府邸都已經修整好了我們一起去打掃布置一下就行。再說了,家里那么多人一起忙碌著,咋樣也能給辦的好一些。”黎小妹說著。
臉上的笑容也十分的燦爛,同時,帶著一些小羞澀。
她知道,三哥成親之后就是她了,爹娘還說了會一起回老家給她送嫁。
而自打三嫂進門,她和三嫂的關系一直都很好。
這一兩年三嫂不僅教她認字還教了她許多做人的道理,對此黎小妹更為感激。
“只是可惜了,咱們在京城給三郎辦親事,老家的親戚都來不了。”石氏一臉痛惜的看著方青青。
像黎大姐黎家的親戚都來不了,三郎顏面上就沒有那么好看了。
這些都還是其次呢,方家的親戚照樣是來不了,關鍵是青青的爹娘也都還在老家不可能這個時候出來的。
所以,石氏才會為可憐的青青覺得心痛。
在老人家的心里,跟著兒子養老是重點,黎老頭和石氏也是因為老大老二全部來了才能那么放心的全部跟著一同到了京城。
可是方老頭還有劉氏卻不一樣,他們肯定也都是跟著兒子過的,哪怕出門走親戚最遠也就去過縣城。
從安順縣到京城,乖乖喲,放在今年以前石氏可不敢想自己能出那么遠的門。
將心比心,方家那兩個老的輕易不可能出來,哪怕是要參加親閨女的婚事。
可是到京城一來一回起碼得一個月不說,這路上需要花費多少啊,他們肯定不會來的。
所以,青青小可憐就只能可憐巴巴的一個人嫁給老三了,那場面得多凄涼多悲慘啊。
想到這里,石氏心里更不得勁了,狠狠地等著黎修平。
“三郎,你以后要是敢對青青不好,看我不打死你。”
黎修平打了一個寒顫,“娘,我又怎么得罪您了”
要不然,親娘怎么突然就發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