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半天,說不出一句狠話。
倒是耿大壯自己指天發誓,做人要對得起良心,以后他生死都是黎家的人。
討論了半天,家里人還是不同意在外面請個婆子回來。
甚至說急了,黎大姐眼眶都紅了“三郎,你是不是嫌棄大姐活干得不好”
這讓人還怎么繼續說下去,黎修平就只能松口。
但是他也說了“個人有個人的職責,像是青青因為要去藥鋪做事,所以家里的活就沒怎么干。
所以她每個月領了月錢,會交一部分給娘。
同樣的,大姐你干的活多一些,娘你是不是也應該給大姐發月錢”
這話說的很公正,其他人都沒有反對意見,包括黎大嫂黎二嫂。
因為她們在食鋪干活也是每個月可以領錢的,工錢不多就沒有交公,可是因為在外面干活家里的事情就做得少。
所以三郎的這個說法,一點都沒錯。
最終,石氏一錘定音“那也行,反正大丫頭就在家里干活,每個月給她發月錢。”
事情就這么上商定以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穩定了起來。
最熱的夏天之后漸漸入秋,可是朝上的消息卻不怎么好。
先是偏南的幾個地區遭了災,大雨太多于是發了水災,接著是蝗蟲泛濫莊稼顆粒無收。
于是許多老百姓都跟著挨餓,甚至餓死人的都有。
在這種情況之下,皇上自然是要開國庫發放糧食賑災的,而且派出了欽差去安排這件事。
如此一來國庫就有點緊張了,而新的秋糧還沒有收上來,一時間都有點青黃不接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的意思。
豈料,接著往北的幾個地區又是大旱,跟著東北那邊還鬧饑荒。
于是朝廷上下都忙碌起來,成親之后已經搬到黎府跟家人同住的黎修平甚至干脆又短時間內住回了官宅。
甚至吃住都在里面,一個月都沒有回家一趟了。
朝廷的事情黎家人不方便多問,也只能是穩定好后方,照樣的食鋪這邊經常性的送吃食過去。
隔三差五的,方青青還會收拾一些換洗衣物給黎修平送過去,順帶還給他以及同僚們送去了一些常備藥。
于是這個時候,方青青就開始跟系統商量,她之前試種過而且已經證實成功了的土豆能否拿出來
親,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土豆是在17世紀前后傳入國內的。
方青青一臉懵。
她現在才發現,系統送她過來的這個時空,等于是架空歷史的一個朝代。
因為在她上輩子學習到的知識中,國內以往都沒有聽說過這么一個朝代的。
而她知道狗系統的特性,現在詢問的話,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具體真實的答案。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自己推算唄
科舉制度已經趨向于完善成熟,有了大量鐵制品的出現,以及
方青青仔細的回想著來到這個世界之后的一些比較具有指向性的細節特征,仔細的思考推算同時利用系統空間的搜索查找功能去橫向逆向反向的推理。
然后悲催的發現,現在距離土豆真正的出現大概還有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