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黎家的人都不在村子里,一般的田地都是黎氏的族長請人去佃種的。
不過因為那兩分地的土豆的特殊性,黎二郎就特意交代了方老四,言明那是方家幺妹培育出來的。
方老四其他的不懂得,但是現在那可是絕對的相信幺妹的能力。
3月底的時候認認真真的把土豆種子都播種下去了,按照幺妹的交代澆水施一點人間肥什么的,然后到了九月初看著差不多就和幾個哥哥去把兩分地的土豆都給起出來了。
土豆起出來的時候,方家人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不過謹記著幺妹的吩咐并不大肆聲張。
然后把起出來的土豆,都給稱了一下,還盡量小心的把大塊的泥土都給弄掉了。
結果還真是嚇死人,隨隨便便的稱了一下加起來居然有三百多斤。
方老大方老二都不敢置信,一面讓老三老四重新再稱,一面回去請老頭子過來。
方老頭帶著四個兒子又重新的將所有的土豆稱量了一次,哪怕是又重新清理了一下土豆上面沾著的泥巴少了許多。
可是總共加起來,這兩分地收獲的土豆也有三百多斤。
方老頭不會算,讓方老四算一下,這么一加減就得出了按照這樣的產量一畝地應該可以種出一千五百斤土豆的數據。
而且這還只是他們第一次實驗隨便種種,按照幺妹的說法以后會越來越好,也就是改良以后一畝地可以種出來的土豆會更多。
方老頭可是標準的種了一輩子地的莊稼漢,對這樣的數據再清楚不過了。
要是這個土豆真的可以推廣開來,那可真是農人的福音啊。
要知道他們鄉下人種田,水稻的畝產也就兩三百斤,有個三四五百那都是非常好的。
是種莊稼的好手,精心伺候才能得出的結果。
卻無法跟這個土豆相比啊。
雖然不太懂其中的深奧道理,但是不妨礙他們去結識懂道理的人啊,一面把新鮮收起來的土豆晾曬起來方便保存。
一面想著,這么多土豆該如何處理,怎么告訴黎三郎。
正好這個時候黎二郎回來了,方家人連忙的把種出來的土豆都一起包裝好,都運到黎家的老房子里。
然后讓口才好的方老四原原本本的把這件事跟黎二郎講清楚。
黎二郎也十分激動,正好連同方老四已經收好的山貨,都沒在老家休息幾天都又趕路上京了。
于是此時此刻,就變成了黎老頭看著籮筐里的土豆,比看親兒子更加的熱乎了。
“老三媳婦啊,這東西還真是好啊,再好不過的了。”
是可以讓多一些人填飽肚子、可以讓更多的人不挨餓,甚至餓死的人也會少許多的好東西啊。
這一晚上黎家吃的各種菜肴都添加了土豆,土豆燒雞、土豆餅、醋溜土豆絲、土豆燒排骨、土豆燜飯,甚至方青青還讓廚藝好的黎大姐黎大嫂做了薯條。
哪怕沒有番茄醬,幾個孩子也都吃得很開心。
大家都吃得很開心,石氏還特別的點出
“跟老三媳婦以前弄回來的那個叫做山藥的玩意一樣的好吃,而且吃了更有飽腹感。”
婆婆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精準了,這就是方青青只考慮利用高產量的土豆提高大家的農作物而不是山藥的原因之一。